
止语断更两个月,想恢复写作,已经变得很困难。脑子无法思考,一想问题就头痛。不知道应该写什么,如何写。
两个星期过去了,不但没有回复到去年一日三更的状态,甚至每天一篇文章都苦思冥想,焦头烂额,无法下手。终于体会到,写作不可以中断。
净空法师说三个月不讲经,重新讲经就很难。半年不讲经,就再也不想讲了。所以他一生出来没有中断过讲经。年轻时没有机会讲经,就对着录音机自己给自己讲。
荀子在《劝学》中说“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停止。我们热爱写作的人也不可以停止练笔。
对我来说,写作可以检验我读书和修行的效果,也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途径,通过文章载道,传道,传播大智慧。
必须有大愿,才能产生大能力,大成功。有时候做事不成,进步缓慢,其实是目标不够宏大。
我过的是半隐居的非常单调的生活。所以,每一天,不论参加什么活动,见过什么人,去过什么地方,我都要尝试写到文章里。
如果值得写,能够写,说明这些活动有价值和意义。如果写不出来,或者写不好,就说明这天没有收获。
读书是我终生的爱好,修行是我中年以后的主业。写作也是检验我的读书和修行功夫的方式。文章如果能写出新素材,新感悟,说明读书读活了,说明修行用功了,用心了。
写作,越写自己越明白,越能够看破和放下。烦恼轻,智慧长,所以写作会上瘾,像着魔一般。不要害怕着魔,要成功,就要有痴迷,忘我,走火入魔的精神。
读书多,容易消化不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失去独立思考能力。所以书并不是读得越多越好,适当时候要放下书,用自己的身心灵感悟人生,获得直接经验,第一手资料。
读活书的人写作时必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和表现形式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死读书的人喜欢引经据典,拾人牙慧,不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也不可能有独到的见解。
不要担心写不好,不要考虑写作的后果。要享受写作过程,享受与自己对话的乐趣,享受思想自由的权利。
能写好,要写;写不好,更要写。不能中断,否则再开始就会困难重重。
据我的经验,每星期才能出一篇精彩的文章。但是没有其它几天持续不断的基本功练习,没有这些平庸作品做基础,那一篇精彩的文章是不会出现的。所有的功夫都不会白费,无用恰恰最有用。
要成为杰出人物,就要忍受自己的平凡和他人的平庸。要写出自己和他人都满意的文章,就要多写自己和他人不满意的文章。
真正的艺术家,永远在探索,尝试未知。艺术永远与遗憾相伴。没有缺憾,就没有完美和永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