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大西北的日子(一):北上求学

在大西北的日子(一):北上求学

作者: 寸身言微 | 来源:发表于2019-07-25 08:23 被阅读0次

09年高考结束,预感自己考得不是很好,回到家里心情有点低落,阿婶问要不要复读一年,我坚决说不,当时玩得好的几个同学基本达成两点共识,就是不复读和出广西。

成绩出来以后,超出一本线二十多分,比平时模拟低了大概三十分,不算太失望。但是这个分数也比较尴尬,在一本院校里面能挑选的并不多,还要考虑专业,所以已经预想不会有什么好大学读了。晚上在志愿填报指导书里无意中看到长大的名字,带双划线和五角星,意味着这是一所211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再一看往年分数,竟然出奇的低,心里砰砰直跳,盯着这一页看了又看,第二天到阿锋家让他用电脑帮查了下,感觉学校介绍非常高大上,校园风景怎么看都好看(当时还不懂“图片仅供参考”),而且位于古都西安,学术氛围浓厚。每一样都达到甚至超出了心里的预期,因此决定,就它了。选了往年三个热门专业,三个冷门专业,第一志愿,服从调剂。二十多天后,如愿以偿拿到了录取通知书,那天拿着阿爸的手机跟大哥、二哥、阿姐逐个发了短信,晚上激动难眠。

这里还有个趣事,我填志愿的时候,阿爸说他什么都不懂,所以全程不干预,直到我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他们才知道我是要到西安去读书,但西安在哪?看了下客厅的地图,原来这么远。这时阿婶跟我说,其实他跟阿爸前段时间去附近的大新镇,一个比较出名的仙婆那里为我算过命,他们见我说考得不好,心里也为我担心,算命是为了求个心安,但又之所以没告诉我结果,估计他们心里也没有完全信。而现在尘埃落定,自然可以说了,那个仙婆的批言大概是叫他们放宽心,这条龙将往北远飞。阿婶看着地图连连称赞那个仙婆说的真准,西安正好位于老家的正北方向,而且两千公里,也确实够远了。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仙婆是蒙的还是真那么准。

那年7月,刚好碰上二哥的女儿满月,摆酒那天我跟阿婶挑担去拜社公和祠堂,当面答谢社公神仙和祠堂祖先对我们家的护佑,既开枝散叶又学业有成,这是满月酒也是入学酒,但对外只说是满月酒。按照家乡的风俗习惯,入学酒除了庆贺考了好大学,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筹集上学的费用,所以来喝入学酒的红包一般都比普通喜酒的大。阿爸说,我们家既没有有钱的亲戚,又是阿公从其他镇搬过来的,说是入学酒万一没人来就尴尬了,也免去一些闲言碎语。我并不在意,反正那一天家里人都笑容满面。

临近开学,那天傍晚我跟阿爸犁完田回来,把牛拉回旧屋栓好,两个人坐在旧屋门前石板上歇息,我在第一阶,他在下两级抽烟。

犹豫了一下,我还是开口说道:“阿爸,通知书说那个学费要提前打进那张卡里哦。”

“不是有绿色通道可以贷款吗?”他有点惊讶。

“是有,但是第一年是怎么弄的不知道,是不是这次先把钱交了,后面几年再用助学贷款?”

阿爸想了想,感觉也对,“嗯,那今晚跟你阿哥他们商量一下,叫他们一人凑一点。”说完继续默默的抽烟。

学费加住宿费大概六千块钱,虽然不多,但是阿爸阿婶在家里种田基本是零收入。阿爸虽然长期做猪中介,但也仅够家里日常开销,所以这六千块钱只能找阿哥二哥他们凑了。

开学前两天,我跟阿锋来到南宁他二哥那里住两天,之前我的火车票也是他买的。南宁到西安,三十多个小时,本来让他帮买卧铺票的,结果他买了坐票,而且直到他拿出来给我才发觉,还说怎么那么便宜。可能是阿爸已经打电话跟他说过了,所以第二天出发的时候,他执意要送我。还记得那天他一直跟我说不用急,坐701公交很快就能到火车站,我也不懂,一切听他安排,结果差点错过了发车时间,他帮我拿着行李,两个人一路跑进月台,刚坐上车没几分钟,火车就出发了。第一次坐火车就这么刺激,真是难忘。

在火车上很无聊,虽然对面有两个也是学生,但聊得不多,可能都是第一次出远门,戒备心比较强。睡觉都是白天时间久不久眯一下,晚上反而不敢熟睡,怕被偷东西。身体一直没离开过那个双肩包,或抱着或枕着或挨着,一路小心翼翼,毕竟里面的几百块钱是阿爸他们省吃俭用好久才省出来的。

中午十一点在南宁出发,第二天晚上九点多终于到西安。一下火车,感觉地面在转动,这是第一次坐火车的后遗症。跟随者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出火车站,第一眼看见的是一堵城墙,这高大的古建筑在夜晚明暗不定的灯光下更显厚重,一直向远处延伸仿佛没有尽头,城墙上挂着七个大字“古都西安欢迎你”,历史的气息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说实话,那个瞬间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就连疲惫的躯体都恢复了不少元气。

不过,这个可以留到以后慢慢欣赏,当务之急,是要找到学校的新生接待点,来之前已经有所了解。离出站口数十米,摆了两路长长的帐篷,全是高校新生接待的,约莫有几十个,从这也看出西安高校之多。没花多少工夫,我就找到了长大的接待点,几个学长学姐都很健谈,平易近人。不过,我才说了两句话,一个学长就问我,是广西还是广东的,普通话太有特色了。其实,从坐上火车开始,一路上我已经逐渐对“地方口音”一词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意识到自己的普通话有多差。以前高中的时候,身边的人都是这样讲话,所以即使知道自己的普通话不标准但也没有太多的感触。而这一刻,终于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地方口音”原来这么重。

闲聊的时候,来了个新生,是广西玉林的,都是讲的一口流利的“南普”,也都会讲白话,而且还是一个学院的(后面才知道居然还是一个系的),倍感亲切。学长告知说要到第二天早上六点才有班车来接,或者可以自己打车去学校。考虑到路途较远,我们也不知道路况和地方,怕不安全,所以还是决定等次日的班车。

这个时候已经差不多十一点,我们把大件的行李放在接待处,然后找了家肯德基吃东西,其实主要是为了过夜。随便点了些东西,基本没怎么吃,约定好轮流趴桌上睡觉。但是可能四点的时候,我们两个都睡着了,毕竟第一次坐火车,三十多个小时没好好休息,太累了。五点多的时候是服务员把我们拍醒的,醒来赶紧摸口袋,检查行李,还好东西都没丢,庆幸又后怕。

六点多,我们坐上了去学校的大巴,行驶了将近三十分钟,远远看见那在网站上见过的标志性建筑——逸夫图书馆,心里终于安定下来。从家里到南宁,从南宁到西安,此刻终于进入校门,一路的紧张与不安,在这里都放下了。

寒窗十二载,曾经多少次的憧憬与幻想,终究不再虚幻,真实而幸福。

在大西北的日子(一):北上求学

相关文章

  • 在大西北的日子(一):北上求学

    一 09年高考结束,预感自己考得不是很好,回到家里心情有点低落,阿婶问要不要复读一年,我坚决说不,当时玩得好的几个...

  • 北上求学

    已过知天命之年,学习仍然是我生追求之事。此次教育局安排我区校级领导一百余人前往北京师范大学取经学习,7月2...

  • 北上求学

    自古深秋最悲凉,秋风萧瑟引人伤。 九月离家赴异乡,求学之路在北上。 路途遥远经费高,吃喝住行得细商。 此去一别何日...

  • 慕容月的苦恼

    这个冬季,寒假来临,她还是如往常一样辗转在东北和大西北两个城市奔跑,她在东北上学,每年都会回到大西北这个生养她的地...

  • 在大西北的日子:小序

    西安大学四年,甘肃天水工作两年,在大西北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六年,这六年时光见证了一个男孩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初...

  • 【听得秋声忆故乡】第三期《金银花香漫飘时》

    金银花香漫飘时 佚名 一周前,母亲专门从广西给远在大西北求学...

  • 夜别之北上求学

    夜深微风寒 拾囊欲北上 亲人暂折柳 掩泪脸面庞 求学路漫漫 相见何此难 惟愿再会时 吾以初成才 当下裹袄衣 盼遮风夜寒

  • 和平小区之北上求学

    “你好,请问你是陈雨文同学吗?” “是的。”陈雨文看着陌生号码:“你是哪位?” “我是喜都大学法学院的老师,通...

  • 去市场买海鲜,换回个土方子

    温馨提醒: 耐心阅读 方子在文章里 对你有用请自觉打赏 在大西北上大学的时候,每天都是土豆,土豆炒肉,酸辣土豆丝,...

  • 师范求学的日子

    晃晃悠悠已经离开学校好多年了。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累了的时候常常怀念那时候上学的美好时光。记忆最深的莫过于师范求学的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大西北的日子(一):北上求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fc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