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国的诞生之十一:邦克丘战役

美国的诞生之十一:邦克丘战役

作者: 茸小呆 | 来源:发表于2014-10-27 11:51 被阅读128次

纵观世界历史,适得其反的例子可说不可胜数,美国独立的过程更是一连串事与愿为的结果,一开始,英国与法国在北美洲殖民地竞相扩张而发生冲突,由华盛顿在荒野中的战斗为引信,引爆法印战争与七年战争,然而战后英国却限制殖民地的扩张。

当英国因为七年战争的财政负担而想对殖民地加税,却引发殖民地抵制英国货物,得不偿失而不得不取消大部分加税。

英国东印度公司因殖民地人抵制英国茶改买走私茶大受打击,英国为了挽救它的生意,通过《茶叶法案》,却反而引起茶党运动。

英军为了避免民兵起事,前往康科德没收军火,却正是这个行动擦枪走火,引发康科德─列星顿战役,让北美洲局势已经走向独立战争的不归路。

乔治三世事后检讨,或许会喟叹「千金难买早知道」,然而这种矛盾性,也正是历史之所以有趣,以及历史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千金难买早知道,但可以古为鉴。

紧接者发生的邦克丘战役,也充满了如此的历史矛盾性,它是一场英军的胜利,但是却奠定了殖民地大陆军收复波士顿,以及美国独立的基础,因而成为「虽胜犹败」──所谓的「皮洛士式胜利」──的代表性战役之一。

图说:皮洛士,罗马共和早期的强大对手,在与罗马的第二次战役中以惨重牺牲获胜,事后他留下一句名言:「再来这样一次胜利,我自己也完了。此后「皮洛士式的胜利”就成为得不偿失、虽胜犹败的代名词。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图说:皮洛士,罗马共和早期的强大对手,在与罗马的第二次战役中以惨重牺牲获胜,事后他留下一句名言:「再来这样一次胜利,我自己也完了。此后「皮洛士式的胜利”就成为得不偿失、虽胜犹败的代名词。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邦克丘战役也是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后的第一场战役,但是却是在华盛顿缺席下进行──在他亲抵前线指挥前,战役就已经结束了──所以关于华盛顿的部分,下回再提。

而最乌龙的事实莫过于,虽然叫邦克丘战役,但是其实主要战事却不是发生于邦克丘,而是在附近的布里兹丘。

图说:邦克丘战役纪念碑,座落于布里兹丘上。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说:邦克丘战役纪念碑,座落于布里兹丘上。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话说从头,前回讲到英军狼狈逃回查尔斯镇,而民兵眼见英军在查尔斯镇据险防守后,放弃追击,不过,由于担心兵力不足,第二天,盖吉将军就将查尔斯镇半岛上所有英军撤回波士顿,留下一座空城,盖吉守在波士顿城中等待援军,而一万五千名的民兵则在四周将他团团包围。

到了五月二十五日,英军已经增援至六千人,同时三名赫赫有名的大将抵达波士顿,为首的是威廉·郝将军,旗下有发明轻骑兵的约翰·伯哥因将军,以及亨利·柯林顿将军,有了增援,盖吉将军计画与三名将军一起出击突围,毫无意外的,这个突围计画马上泄露给了殖民地人。

图说:威廉·郝将军,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图说:威廉·郝将军,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六月十六日,殖民地方面因应盖吉的计画,开始在本来无人防守的查尔斯镇半岛上设防,半岛上有两处高地,邦克丘地势较高,位于半岛的北部,布里兹丘虽然地势较低,但是位于全半岛的中心部位,更为重要,因此殖民地军的主阵地设在布里兹丘上头。

图说:邦克丘战役军力配置图,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图说:邦克丘战役军力配置图,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当英军发觉殖民地军开始设防后,四位将军一致决定立即出击夺回查尔斯镇半岛,但对于如何进攻发生意见分歧,柯林顿将军力主应登陆查尔斯镇半岛与陆地连接的「颈子」,将殖民地军一网打尽,但郝将军却认为应从半岛的末端登陆,拿下布里兹丘,轻敌的郝将军还认为殖民地军不堪一击,战事将轻松解决。

六月十七日,郝将军在查尔斯镇半岛的东端登陆,他的战术相当标准,兵分两路,一只次要部队直攻布里兹丘作为佯攻部队,主力则打算沿着查尔斯镇半岛北岸,绕到布里兹丘后方包抄殖民地军。

郝将军没料到殖民地军早已命令康乃狄克州民兵守在他的必经之路上,就在郝将军抵达民兵阵线前,殖民地军还紧急派出两百名新罕布夏州民兵增援,其中约翰·史塔克的部下填补了退潮露出来的沙滩空隙,当郝将军下令攻击时,他很震惊的发现民兵屹立不摇,而进攻的英军在死伤惨重下溃散败逃。

图说:约翰·史塔克,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图说:约翰·史塔克,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郝将军重整阵式后,又下令往民兵防线的另一处进攻,结果只是重演惨剧,英军在连续吃到苦头后,决定放弃原来的战术,把佯攻与正攻对调,后续部队全数投入直接攻击布里兹丘的行列。

殖民地军方面也发生了混乱,在邦克丘上,殖民地军的普特南将军,发现来自各处的殖民地军越过「颈子」来到查尔斯镇半岛上以后,像无头苍蝇一样的打转,不知要做什么,也不知要听谁指挥,普特南将军想办法引导他们去布里兹丘增援,但许多部队不听使唤,导致布里兹丘阵地无法得到足够的援军。

图说:普特南将军,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图说:普特南将军,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英军全力扑向布里兹丘时,与前几次攻击一样承受惨重的伤亡,挑起「美国独立第一枪」的约翰·皮凯恩就在此时中弹,倒在他陆战队儿子的怀中,稍后他被带回波士顿,但没多久就因伤重而死。

但是纪律严明的英军仍然如潮水般的往布里兹丘而上,殖民地守军得不到援军,弹药用罄,于是英军上刺刀,冲入布里兹丘阵地,展开惨烈的白刃战,殖民地军终于被迫撤退,而反对运动领袖之一的约瑟夫·华伦医师,本来被任命为将军,但他在战役中却自愿担任前线士兵,在撤退时断后奋战,就在此时壮烈阵亡了。

图说:约翰·川伯所绘的「邦克丘战役上的华伦将军之死),图中除了约瑟夫·华伦倒地身亡以外,也画出约翰·皮凯恩中弹倒在儿子怀中。图片来源图说:约翰·川伯所绘的「邦克丘战役上的华伦将军之死),图中除了约瑟夫·华伦倒地身亡以外,也画出约翰·皮凯恩中弹倒在儿子怀中。图片来源

战事到此以英军的获胜告终,殖民地军慌忙退出了查尔斯镇半岛,然而胜利的英军惊恐的发现,这场苦战中他们阵亡了226人,其中包括约翰·皮凯恩在内,有19名军官身亡,受伤的官兵更高达828人,其中有62名军官,总伤亡人数超过千人,柯林顿将军不禁发出与皮洛士一样的惊呼:「再来一次这种胜利,我们就完了。」

英军在此役之后,于整个波士顿围城战期间内再也不敢主动出击,因此让之后的华盛顿得以有时间慢慢整顿乌合之众般的殖民地部队,而战役中殖民地人的英勇表现,显示他们的战斗力比起英军正规军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让英军惊恐,更成为殖民地独立运动者大肆宣传的题材,一时民心大振。

于是,主要在布里兹丘血战的邦克丘战役,成为美国独立战争中最着名,也影响力最大的战役之一,随着华盛顿即将到来,美国独立战争也将掀起最高潮迭起的段落。

(待续)

原文


美国的诞生

美国的诞生之一:美国为什么叫「美」国?

美国的诞生之二:英国人来到北美

美国的诞生之三:华盛顿闯的祸……不是砍樱桃树?

美国的诞生之四:乔治对乔治

美国的诞生之五:华盛顿本来是「统派」?

美国的诞生之六:美国人命真值钱──波士顿?大屠杀?

美国的诞生之七:「让利」反成拙──波士顿丢茶事件

美国的诞生之八:「分钟人」开战时刻

美国的诞生之九:黑暗骑士─李维夜奔

美国的诞生之十:乡民崛起——康科德·列星顿战役

相关文章

  • 美国的诞生之十一:邦克丘战役

    纵观世界历史,适得其反的例子可说不可胜数,美国独立的过程更是一连串事与愿为的结果,一开始,英国与法国在北美洲殖民地...

  • 美国的诞生之十三: 跛豪、胖弟、乞丐兵

    前回提到,在邦克丘之役后不久,华盛顿来到前线,这是1775年7月3号的事,当时殖民地各地都正大肆宣传邦克丘上民兵把...

  • 美国的诞生之十四: 越反越分裂的「反分裂」演说

    先前提到邦克丘战役的惨重伤亡,让英军再也不敢积极进攻,正当英军陷入被动情绪,而美军则因为无所不缺而动弹不得,战场上...

  • 晓风残月学《论语》(27)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 韩诗外传 卷第十

    韩诗外传 卷第十 第一章 齐桓公逐白鹿,至麦丘,见邦人曰:“尔何谓者也?”对曰:“臣麦丘之邦人。”桓公曰:“叟年几...

  • 论语打卡第六十一天

    10.15: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10.16: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10.17: ...

  • 《道德经》摘抄与思考61章

    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

  • 至简诗抄457〔赵孟頫·道德经·六十一〕

    第六十一章 [原文] 大邦①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②。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

  • 老子61

    第六十一章 [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

  • 《老子》第六十一章

    六十一章(治国)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国的诞生之十一:邦克丘战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lv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