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7日,我刚起床便听闻噩耗,美国前NBA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乘坐的直升机坠毁,意外离世。在唏嘘之余,我又看了一部俄罗斯2017年的体育电影《绝杀慕尼黑》(被评为豆瓣2019年度十大冷门电影)。电影主要讲述前苏联国家男子篮球队,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战胜36年未尝败绩的美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夺得奥运冠军的故事。两相联系,我有了一个有意思的思考——热爱业余体育运动的我,是否有“体育家精神”?

也无需长篇大论,我理解的“体育家精神”,可能有两个意涵:
1、对体育竞技项目本身的执著和热情
电影《绝杀慕尼黑》中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主教练加兰任,另一个是球队的全明星球员谢尔盖·别洛夫。
主教练加兰任新上任后,就在一次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放出狠话“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败,我觉得最好是输给我们”,引起轩然大波;而那些前苏联体育部门的头头们,为了自己的职位和声望,对战胜美国男篮却避而远之。要知道,史实是当时的苏联就是男子篮球领域的世界第二,只有他们最有资格挑战美国男篮。
谢尔盖·别洛夫则更是这支球队绝对的巨星,当时的比赛总分一般在50分左右,谢尔盖·别洛夫是场均能拿30分的男人。明星之所以能成为明星,在于他背后大量默默无闻的付出。刚赢了比赛,大家都在小酒馆庆祝,谢尔盖·别洛夫就开始在训练馆练习了。

主教练和球星体现出的对于篮球的执著和热情已经可见一斑。就连电影主创也是融入了自己的巨大热情。电影里谢尔盖独自练习时背的沙袋有多重?饰演谢尔盖的演员基里尔透露,“电影拍摄之初,工作人员按真实的历史还原了道具,沙袋重达60斤。虽然每天我都在接受训练,但这对我来说实在是太沉了,会影响到正常的拍摄工作!”说到这里,基里尔腼腆地笑了笑,“所以最后,我用的沙袋是30斤,重量减了一半。”
这让我想到了昨天离世的科比。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那句话:“你见过洛杉矶凌晨四点的样子吗?”激励了无数青年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这些体育人对于运动项目的执著和热情,就是“体育家精神”重要的外在表现!

2、在体育及相关领域,拥有“领导力”
在易道的创始人周航所著的《重新理解创业》一书中提到,领导力就是要有“喜欢别人的能力”,“你只能领导你喜欢的人(而不是喜欢你的人),你能喜欢多少人决定了你领导力的边界。当你对一个人的标签打得越少,就代表你对他的接纳度越高,对这个人的领导力也就越强。”
现在的体育明星,拥有大量的粉丝,但他们并不是这些粉丝的领导者,而他们却是他们所在球队、体育项目中的领导者。
科比最初在湖人队,更多的是一个技术精湛的球星,这也招致了不少人不喜欢当时的科比,因为他不能倚靠一己之力带领球队取得NBA总冠军,当时的他需要倚靠禅师菲尔杰克逊和大鲨鱼奥尼尔等人的合力,取得NBA总冠军。而当禅师菲尔杰克逊和大鲨鱼奥尼尔离队,科比经历了一段痛苦的成长历程,最终成为了球队的真正领袖,带领湖人队获得NBA总冠军,这也是更多人开始喜欢他的原因。
科比学会了拥有“领导力”,成就了除了篮球技艺之外的,体现“体育家精神”内含的能力。
而在电影《绝杀慕尼黑》中,主教练加兰任则更是通过自己的个人影响力和实际行动,领导和团结了当时这一批青年篮球运动员:
包容了傲气的谢尔盖·别洛夫;原谅了出逃后又归队的保劳斯卡斯;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萨沙救治,搭上了为儿子治疗瘫痪的医疗费……
所有这些,换来了最后在奥运男篮决赛中,球队成为一个团队在战斗,绝杀战胜不可一世的美国男篮,成为了20世纪的篮球经典。这是整个团队努力的结果,这也是主教练加兰任领导下的团队“体育家精神”的集中体现。
今年春节,赶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几乎所有人都减少了外出,在家锻炼身体,成为了新的风尚。通过体育运动,强身健体之余,也不妨问问你自己,你有“体育家精神”吗?
其实,广义的“体育家精神”可以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而不仅仅是体现在某个体育项目中:
不断精进于自己的专业;
拥有包容和喜爱团队成员的“领导力”!
你就是你自己的“体育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