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造屋

作者: 冯菇凉 | 来源:发表于2022-04-07 06:48 被阅读0次

文/菇凉

自从看了著名作家曹文轩的书,让我对写作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写作即造屋。

对于今天的日更,我本是一筹莫展。不知写什么?从哪里开始,展现在我面前有一堆的素材与木材,它们等着我的宠幸,期待经过我的双手,让它们成为一篇文章,一个合理让人看起来舒服自在的房子。

跟写作相关的日更,突然迸到脑海里。

曹文轩谈他为何写作?他说之所以写作,是因为它满足了对造屋的欲望,满足了我接受屋子的庇荫而享受幸福和愉悦的欲求。

我在写作,无休止地写作;我在造屋,无休止地在造屋。

这么看起来,写作的确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其实我们的童年大致都相同。在经济落后的时代,小时候的玩具要么树枝要么泥巴,或者是捡来的雪糕棍。

曹文轩的儿童时代通常用泥巴树枝和野草,做成各种各样的房子,几个孩子一起分工制作桌子,床铺,书柜。然后嘻嘻哈哈说着自己住在哪张床上。

其实,我的儿时也做过同样的游戏。那个时候真的很专注,可以冒着烈日炎炎,可以抵抗肚子挨饿的咕噜声,就为了建成自己最喜欢的房子。

当看到自己精心制作的房子后,一种喜悦感便会随之而来。憧憬以后自己也可以拥有同样漂亮舒适的小房子。

其实不难理解,房子就是家,家就是庇护、就是温暖,就是灵魂的安置之地。

如今看看每天在简书的日更,不同样是让灵魂栖息的宝地,让人造屋的地方吗?

如果说造屋需要灵感与技巧。那么读书便是造屋学习的最佳方式,学习书中的模型,书中的别墅,书中各种各样的屋形。

写作好比一把箭,读书好比一把弓,决定这把箭的距离就是这种弓。自古以来读与写不分家。

读书是思考是感悟,而造屋是有感而发,是思考的照进现实。

读书可以成为一个的避难所,自己的小千世界。而造屋却可以成为灵魂的栖息地。用文字建造的屋子,就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

正如曹文轩所说: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无论是抒发,还是安抚,文字永远是我无法离开的。特别是当我在这个世界里碰得头破血流时,我就更需要它——由它建成的屋,是我的家。虽有时简直就是铩羽而归,但毕竟我有可归去的地方———文字屋。

智慧的人类找到了许多平衡的办法,其中之一,就是写作。写作可以调动文字的千军万马,可以将文字视作葱茏草木,使荒漠不再。可以将文字视作鸽群,放飞到无边无际的天空。需要田野,于是就有了田野。你需要谷仓,于是就有了谷仓。文字无所不能。

写作,让我们的灵魂得以自由翱翔,让我们的自由之精神得以光芒四射,让我们向往自由的心灵得以安顿。

为自由而写作,写作可以使人自由。

生命不息,造屋不止。读书学习不止,如果能寻找到读书与造屋的乐趣,便可以享受指挥千军万马的乐趣,享受一砖一瓦的移动,享受自己造屋的喜悦感。

希望我们都能在写作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朝着繁花似锦的方向迈进。

相关文章

  • 读书与造屋

    文/菇凉 自从看了著名作家曹文轩的书,让我对写作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写作即造屋。 对于今天的日更,我本是一筹莫展。...

  • 造屋

    争春婶疯了。 天刚刚擦黑,消息就沿着蜿蜒屈曲的公路传遍了大半个村子。村口的小卖部里,照例架起稀稀落落四五张牌桌,等...

  • 造屋

    有一愚人,见邻人居室华美,乃自思维:彼有居室如是,何我独无?乃寤寐思量,何处作基,何处立柱,何处架屋,何处安门,如...

  • 造屋

    文/春末小记 乡下那间老伙房,接纳了我在人世间第三年的“烟火之地”,是什么时候盖的?已无从考证了,好在我童年的记忆...

  • 父亲造屋

    我家老屋至少有三百多年历史。典型的四合院再附加几间无规则外院房、倒应房,再有几间狭小的厨房,住着三十多口人。...

  • 好文章

    行与思,造屋与筑路:酒广告,海德格尔与曹文轩http://weibo.com/p/2304184ccd4bb301...

  • 自由自画

    东京喰种――玲屋什造 任性改造

  • 玲屋什造

  • 故事优选||造屋

    文/春末小记 多年以后,如果有人问我:“你在岁月里留念什么?”答曰:“照得进阳光的伙房。” ...

  • 谈谈《李顺大造屋》

    谈谈《李顺大造屋》 前一段时间,学习了反思小说,读了一篇高晓声的文章——《李顺大造屋》。这篇文章通过底层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与造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bt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