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二重奏图画梦园诗与诗
诗词赏析: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诗词赏析: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作者: 牛犁 | 来源:发表于2019-07-20 00:13 被阅读12次

              刘长卿

诗词赏析: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词赏析: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赏    析

全诗围绕着题目中的“寻”字逐渐展开,“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开始的二句就突出了一个“寻”字,语言浅淡质朴,似乎无须赘言。那人迹罕至的清幽的山径,正是常山道士的往来之地。

这里没有人间的喧嚣,满路莓苔。履痕给游人带来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否则就是其人已出晤,相会须周折。

诗词赏析: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接着写顺其路而入其居境,两句写景平列,用意侧重“闭门”寻人不遇。“白雪依静渚”为远望。

白云絮絮,缭绕小渚,“依”字有意境。越溪而至其巌扉,近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一路上莓苔给人一种幽静的印象,这里的白云、芳草、静渚和闲门,则充满了静穆淡逸的氛围。

诗词赏析: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上四句叙寻而不遇,意绪明白。后四句续写一路景观,浑化无迹须缓缓味出。“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这看松寻源,所趋何向,是不遇而再寻,还是一游其山,还是返回?诗人没有说出来。两句以景带叙,下句叙事成份更多些。因道士不在寓所,所以寻水源也是在寻找道士。“寻"字简洁,山道纡绕,峰迴路转,随山探源,绿水经山。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曲径通幽"的丰富想像。

“过雨“,涮新了松色,也带来了冥想。自生自灭的短暂一“过“,和静静的白云一样,已在写“禅意"。

诗词赏析: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尾联的“禅意“,用得精妙,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摇曳的野花静静的映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清趣,溶化与心灵深处便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像交融为一体。

诗词赏析: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芳草松色,白云溪花的美感,“禅意”默想的清享,都清美极了。同时,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惬意自得的感受,也就都含融于“忘言”之中了。

相关文章

  • 诗词赏析: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

  • 诗歌分享16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 刘少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 被过程治愈—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歪解诗词100/055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

  • 今日份练字打卡—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此诗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通过写道士所...

  • 静看民宿之美

    民宿的名字来自于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寻隐...

  • 每日片刻诗情画意之2022-09-29

    #日诵诗情,画意日趣# #日诵之20220929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

  • 溪花与禅意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这一句诗出自刘长卿的《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译文: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

  • 书法作品

    兰气随风 畅怀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词赏析: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ed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