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的实践就是把‘复习’这个概念,用起来、重视起来。 开始时我认为‘复习’的对象仅仅是指知识点。在本周对‘复习’概念的实践过程中,慢慢的我对‘复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复习的对象完全可以是一天的心得、感悟、体会……。那些你认为会使自己进步的东西,都需要进行复习。这背后的逻辑是——一些重要的概念你肯定知道,或有过那样的感悟,但就是因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就错过了本该有的成长。而复习就是引起重视的手段。
接下来就讲我本周的复习情况。
周一周二两天,我给自己定的任务是对高数知识点进行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在笔记本上记录复习的知识点。然后以为这样也算是学习和进步的一个步骤,接下里再进行复习就好了。可是两天下来迷茫的情绪就出来了。我在复习笔记时感觉像是在看新的知识点。脑中对已经记录的知识点,没有形成任何知识点间的连接。那么我开始用来记录的时间岂不是,都算浪费了吗。过了一天我发现了问题,其实我在记数学笔记的时候,是在为了记笔记而记,没有经过思考理解的过程,所以在复习的时候感觉像是在学习新的知识点,自然也就造成不想复习高数的情绪产生。其实不是复习的问题,是我在记录阶段的问题。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对于英语知识点的记录和复习,一直都是很大作用的。因为英语知识点不需要复杂的理解过程,只要记住就行。那么我对高数复习的调整就是,在记录知识点的阶段,就用背写知识点的方法记录在笔记上。因为背写的过程中起到了帮助理解的作用,还有做题也是帮助理解和融汇贯通知识点的好方法,做题过程中,最好把一类或者几类知识点的题做出来后(不会做时及时看答案解析),然后马上找来考同样知识点的题,进行重做,这就相当于是对刚才知识点的复习。这样就可以很快的把握好这个知识点了。之后也要进行再次的复习,以免忘记。而重新学习就又浪费了时间。不过高数的复习很轻松,重点在于理解和融汇贯通阶段(这是我自己的体会)。
在本周对‘复习’的践行中。
我还有了其它收获。 比如: 我发觉,记忆的提取对记忆能力有很大帮助。‘总结’就是对记忆提取很好的训练,所以我计划每天总结记录当天学习情况(惭愧的是我现在只做到了2天记录一次)。看个电影我就把剧情,重新在脑中过一遍。说来一件事,可能显的我太……,在刚看完《未知死亡》后,我居…然…回忆不起来整个剧了……。然后我好几次尝试回忆后,才把整个剧情流程想起来,然后把剧情记了下来(大致剧情流程),我记这个不是为了写个电影感慨,而是练习记忆提取。
认真做好一件事后再做下一件。草草了事的心态造成每件事都做不到位,其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自然也就……。刚开始我的写作状态就是这草草了事,以为自己事情多,写东西时就不够认真,结果就是基本没啥收获,还顺便给我带来了焦虑。但‘认真做好一个事的技能’要搭配‘区分事情重要性的技能’效果才好才明显。不然就又会造成焦虑和犹豫,一部分就来自于,明明认真做事了面临的状况却还是没有改善。
网友评论
把不熟悉的东西,弄熟悉了,其实也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