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明朝那些事儿,徐阶本以为自己已经取得嘉靖的信任,但最后发现尽管自己违背原则阿谀奉承、忍辱负重,帮皇帝炼药,唯严嵩马首是瞻,但他发现嘉靖依然对他不信任,他是嘉靖的员工,却不是他的朋友,严嵩才是嘉靖的知己。而身边几乎没有可以帮他的人,万一哪天嘉靖跟他翻脸了,嘉靖不会念及旧情,身边也没人可以帮他说话。意识到这一点,他开始物色可以跟他结盟的人。
同理,戚继光一直秉承父亲遗志,为官清廉,报效国家,但他发现,为官清廉并无法实现他报效国家的伟大理想,唯有打点其他官员,跟他们称兄道弟,才能让自己生存下去并掌握权力,才有机会把抗倭进行到底,实现理想。于是,他开始“拉帮结派”,每到一个地方就去“拜码头”,请客送礼。而他可怜的薪水肯定是不够“拜码头”的,所以他肯定也有一些不正当收入,难得的是,他掌将军印三十年,家无余田,说明他的钱从不正当地方来,到不正当地方去,仅仅是“借用”和“利用”来实现自己的无比崇高的正当目的。
比起那些以死明志的人,徐阶和戚继光的智慧更让人佩服!
有时候会有点生气和替这些伟大的聪明人不值,明明是嘉靖的天下,是他们朱家的江山,为什么他们为了给他守江山,还要万般讨好他,生怕他不肯给他们买命的机会。
但仔细想想,这不仅是朱家的天下,更是全天下百姓的天下,我的想法未免太狭隘,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果这些聪明人只想着独善其身,弃国家和百姓于不顾,则国难当头他们也不可能靠着自己的才华过着悠然自得的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