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几天了,但还是想写一写。
两星期前我去出版方的办公室拿译作样书,顺便寄给朋友们。他们有长期合作的快递公司,预留了单子,可以直接扫描下单。我下完单后收到快递公司的短信,说快递员会在一小时内跟我预约上门取件时间,如果超时没有联系,可以打他们的电话。
因为到的时候已经不早了,三四点下单,过了一小时就快五点了,我有点担心下班前快递员过不来,就按照短信上的电话打了过去(微信上不显示快递员号码)。我说明了情况,接电话的客服说会帮我催单。过了一会儿客服回电话过来,告诉我快递员在楼里别家公司,很快就会过来。
“你催单扣了五十!”怒气冲冲的快递员一进门就对我喊道。
我顿时懵了,什么?一个电话就要扣五十块?这个规定也太不合理了吧?反应迟钝又不会说话的我只说了不好意思,表示会赔钱。
“你月结的催什么催!我之前来过了,告诉我晚点再来,结果来了都没打包好。”发现我的包裹都没包好,他更不满了。
其实我应该想到的,固定合作的快递都是每天定时来收件的。但是因为我基本上不认识这边的人(和编辑都是邮件往来,这次是第二次见面),不好意思找人要快递员的号码。没打包则是因为之前有过寄快递包好了被要求打开查看内容的经历,为了避免麻烦,我就干脆等快递员看过了再封口,结果这边没有这个规矩,不看你寄的是什么。
一名编辑闻声赶来(我推测她是平时和快递员接触的人),她解释说我是他们的客人,不了解这边寄快递的情况。在她的帮助下我们迅速把十几个包裹打包完了,然后快递员一个个扫描扔进袋子里,从他重重扔包裹的声音里,我能感受到他的愤怒。
看到快递员因为我的一通电话而被罚钱,我实在是过意不去,从钱包里拿出一百元想赔给对方,但他不收,说给五十就行。最后我用支付宝转给了他五十。
道歉的时候我说着说着忍不住哭了,倒不是说被凶到了(当然,有点心疼我的书),而是觉得对快递员来说生活太艰难了,我明明没有恶意,只是想问一下情况,却被判定为催单,因而罚了他的钱。据说收一个件只能挣一两块钱,我寄十几个快递他也拿不到五十,而且这件事他完全没有做错,换谁也不会高兴。
见到我哭了,快递员大概有点吃惊,态度也缓和了下来,解释说有事联系收货的、送货的都行,就是不要打总公司的电话,他们接到投诉就扣钱。
快递员走了之后我的心情还是没有平复,甚至在回家的地铁上都止不住眼泪,既有种“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内疚,也在愤懑制度的不合理。不问缘由,只要是投诉就扣钱,这种做法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在我看来更像是牺牲员工利益讨好消费者的行为——深究起来,消费者真的被讨好了吗?更准确的说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克扣工资。
在这种制度下,想当个好人真是太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