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选择与尊严/《死亡如此多情》

选择与尊严/《死亡如此多情》

作者: 西边的厢房 | 来源:发表于2018-02-08 17:06 被阅读0次
选择与尊严/《死亡如此多情》

第一次接触到这个书名是在一年前的一次读书分享会上。快到结束时,一个高二的小姑娘主动走上讲台,和大家分享了这本书。小姑娘分享时颤抖的手,略带哽咽的语调,让我瞬间将这本书列入了必读书目。

事后,无论各种原因都像是借口,这本书一直无缘得以一观。也许从内心深处觉得“死亡”这个话题太过沉重,沉重到我不愿拿起,也不敢拿起。

前段时间身体不适,住院做了个小手术,整层住院楼里住满了各式各样的病人。有轻微的,也有严重的。刚刚入住的病人焦虑自己的病情,老病友们或安慰或宽解,或互相谈论彼此的病情。还有些回来复诊的病人,看完医生后特意回到病房探访之前的病友…

化验结果出来,是良性的!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终于放下压在心头的大石,虽然之前大家都说没有关系,一定没问题!

可是我也知道,那位刚刚入院的阿姨,已经被医生确诊为“癌”,接下来的只是看看肿瘤的性质和确定治疗方案罢了!

前两天和大学同学聊天,聊到了“死亡”话题,才发现不过毕业才十年的时间,我们已将身体、健康、死亡等等词语挂在了嘴边,放在了心上。

花了一天时间,一气将整本书看完。期间打湿了无数张纸巾。每一位医者与读者分享的故事,或者说经历,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看不到的生活。

看多了生死,是否就看淡了???

这些口述者中有经验丰富的医生,也有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从医工作者,每一次和死神抢夺时间时,即便竭尽全力,有时也是无力回天。家属们有的歇斯底里,有的平静接受。小小的病房里,上演着百态的人性。有的医生百炼成钢,将触动深深压在心里,而有的承受不住压力,选择离开…

这本书的本意是想通过这些故事唤起世人对病人,尤其是垂危病人的关注:对他们生的关注,同样对他们死的关注。活要活的有尊严,死也要死的有尊严!

人在面对死亡时会本能的恐惧。都说中国缺乏死亡教育,“死”,这个字眼,中国人向来讳莫如深。出于对病人的保护,医生一向不主张或不主动向病人透露病情。

书中有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老人生命已垂危,不过依靠着各类医疗器械勉强维持着生命体征,而这些器械也让老人承受着巨大的生理痛苦。老人向医生求救:让我死!可是医生却只能遵循家属的意愿继续治疗。因为在中国,安乐死仍是一个涉及到伦理道德的敏感命题。最终老人在痛苦中离世!

突然想起自己等待手术时遇到的一件事:医生拿出手术麻醉同意书要求需要手术的病人家属签字,并询问:病人在手术后可能会比较疼痛,是否需要术后使用镇痛棒!如果同意,家属要签字!家属在询问价钱后,出现了片刻迟疑。最后到底是否使用了镇痛棒,我不得而知。可是我仍然记得自己当时脱口而出的问题:是否使用镇痛棒不应该是病人自己做主吗?可惜这个问题,当时、此刻,都无人回答我!

所以,诸多的医务工作者和专家才会发起了“选择与尊严”计划,发起了“临终前预嘱”项目,还有在国内开始慢慢兴起的临终关怀医院,其目的除了在愈演愈烈的医患纠纷中为医生僻得了一方安全之所以外,也是为了让那些垂危的病人走的更有尊严。

记得很多年前有人曾向我推荐过一部日本电影《入殓师》,因为敬畏,也许只是因为害怕,一直都未敢看。等到某一天我敢去看,并可以抱着不惧不畏的心态做出评论时,我对死亡应该已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吧。

正如书中所说:敬畏死亡,才能敬畏生命。正视死亡,才能珍惜生命!

相关文章

  • 选择与尊严/《死亡如此多情》

    第一次接触到这个书名是在一年前的一次读书分享会上。快到结束时,一个高二的小姑娘主动走上讲台,和大家分享了这本书。小...

  • 《死亡如此多情》生与死都需要尊严

    这本书一开始我是不打算看的,因为看到页面写着百位临床医生口述的临终事件,看到下面这个小标题,我其实有点退缩,因为我...

  • 死亡如此多情

    今年第四次去防疫站打狂犬疫苗了,小文很忐忑的说,不要把巧克力丢掉,它不知道自己有毒,不知道不能咬人,只是跟我玩而已...

  • 死亡如此多情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墓志铭 首先很感谢红姐推荐并且借了这本书给我,让我在那一个个的真...

  • “死亡如此多情”

    最近关注了喜马拉雅心灵禅修大师:张德芬的空间。之前也看过她写的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全书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发现...

  • 死亡如此多情

    第一次买这本书的时候,应该是我大二的时候,当时买了很多书,我做什么都喜欢看心镜,当时是想读一些关于死亡的书,想学会...

  • 死亡如此多情

    可能这本书在现实生活中不受大家待见,因为有关生死的话题确实尽量避免讨论。然而生死总是要面对,这算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 死亡如此多情

    这个世界上最无法否定的规律大概就是“人都要死的”。人从出生那刻开始,就在向着死亡走去,死是每个人的必然归宿。 这个...

  • 死亡如此多情

    时代流行空虚感——一种对生命存在无从把握的感觉。如果说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弗洛伊德——人是由无意识支配的动物,如果人们...

  • 《死亡如此多情》

    越看这本书你越能感受到对于生命的无奈,不是你不爱它,是你留不住,它是你不能承受的代价,是你的无能为力,是你没有回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择与尊严/《死亡如此多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wt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