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的思想门派,通常有两个先知性人物,第一个的贡献是原创,第二个是完善和发展,比如道家有老子和庄子;儒家除了有圣人孔子,还有被尊为“亚圣”的孟子。孔子搭建了儒家思想的体系,实现了文明的突破。孟子的贡献是在道德心灵秩序和社会政治秩序两个方面,都补充了孔子的不足,让孔孟学派有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人性中为什么有道德?孟子回答说:因为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性中有四种善的根源: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它们分别对应四种非常珍贵的德性:仁、义、礼、智。
孟子高举人性善的旗帜,开了两剂药方来应对乱世:一剂是施仁政、行王道,用儒家民本政治来重建良好的社会政治秩序;另一剂是修身养性,重建良好的道德心灵秩序。这两个药方其实是一致的,是要确定一个共同的价值尺度。而且是相辅相成的,救世要先救心。
“施仁政”:对老百姓好一点,民心所归,就能统一天下。
儒家的政治观是以民为本。这个观念就是从孟子来的。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何落实以民为本的民本主义呢?在孟子看起来,“贤人政治”,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好人。由圣人来当君王,由君子来领导政治。古希腊的柏拉图不是提出哲学家当国王吗?区别只是,柏拉图相信理性的力量,而孟子重视道德。所以一个是想哲学家当国王,另一个要让圣人来治国。(我不认同哲学家,我觉得更多的思想上偏唯心主义色彩,理想化。若君王有很强的道德自觉,但能力平庸,又有臣野心勃勃。仁义之心的圣人,终究是极少的。治国之道非常重要)
另外,儒家中的荀子相信人性是恶的。这里说的恶,不是指道德上邪恶,而是指人性中天生有七情六欲,有堕落的可能。所以荀子更多把希望寄托在外在的礼,因为礼可以约束这种恶。
疑惑:孟子的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跟现代的民主,只是一字之差,你认为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我认同的点评:思考字面上,民本是以民为本,民主则是人民当家做主。从统治与被统治的角度来看,民本中的民是被统治阶级,民主中的民是统治阶级。民本是统治者服务民众,民主则是统治意志源自于民众。两者之间存在着社会形态的区别。
民本,王在法上;民主,王在法下。孟子的“民本”是自上而下;而“民主”则是自下而上。“民本”依赖好人,依赖善的统治者和善的民众;而“民主”依赖好的制度。
“民本”鼓励和谐,鼓励合作和配合,认为符合人性的礼能规范人民,顺应民意;而“民主”则鼓励对抗,是观点和观点的冲突,是为解决冲突而产生的手段,后期也产生出观点制衡观点的系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