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网络
01
昨天下班,匆匆忙忙赶回家,晚上七点多,刚停好车,正赶着出车库去接孩子回家,电话响了。
从兜里掏出来一看,是我妈打来的,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
我爸妈属于那种很传统的中国父母,除了每周我给他们打电话之外,他们很少给我打电话。他们总觉得,孩子们长大成家了都有自己的事,我们都很忙,能不打扰就不打扰我们。
我正赶着出地库,一边匆忙的往外走,一边速度按下电话接听键。
“你们都还好吧?”几乎在我叫“妈”的同时,电话那头传来我妈同步的问候。接着是日常的寒暄。聊了一会儿之后,我妈慢悠悠的说:“有个小事,关于你爸的,我跟你说一下,免得以后你知道了又怪我们没把家里的事儿告诉你。”
我一听,顿觉不对,赶紧追问:“我爸怎么了?”
我妈才详细告诉了我爸摔了一跤,骨头摔断,住院的事情。
那一刻,我的心紧张得都要跳出来了。听着我妈讲我爸摔跤之后,一个人如何爬起来,骑着车子晃晃悠悠的回到家,我的眼泪实在是忍不住了。
60岁的老人,哪经得起这种折腾。
听着我急,我妈不断的安抚我:“没事没事,幸亏你爸身子骨好,医生说,做了手术好好休息,慢慢恢复就好了。你们也很忙,本来不打算告诉你的,但是怕你以后怪我。”
哎,这就是父母啊,无论什么时候,发生多大的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永远都是不给孩子添麻烦。
好在,我妈告诉我,有我哥在身边,一切已经安顿好了。
02
虽然我妈说的很好,但我还是很担心。
挂了电话,我一时六神无主,想立马冲回老家去看一眼。可是,一想到还在邻居家玩的孩子,我就犹豫了,只能急得站在原地直跺脚。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先生工作变动,我必须每天接孩子放学。此前找托管的老师帮忙,好歹可以下班帮忙照顾两个小时,待我下班赶去接她。可是这两天,托管的老师休假了,我只得请邻居帮忙,这不,今天就是急着赶回来去邻居家接孩子。
一边是父亲受伤住院,一边是需要我管的孩子,我只觉嘴里干涩,喉咙发紧,抬起头强忍着把眼泪压回去,短暂平复了情绪之后,速度奔向邻居家。
先把孩子接回家,再给爸打电话,给哥打电话,想办法赶回去。坐在去31楼邻居家的电梯里,我努力梳理头绪。
03
回到家,进门第一件事,给我爸和我哥打电话。电话那头,爸爸的声音有些虚弱,但一如既往的乐观,我带着哭腔问来问去,内心却只感觉无能为力;哥哥已经把一切事情安排好,让我无需挂念,我想赶回去,可是看看一旁玩的孩子,只能干着急。
回想起几年前,我妈生病住院的时候,我是第一天晚上接到消息,当天连夜坐车,第二天一早就赶到了医院陪在她身边。
那会儿,我还没有孩子,我只需要管我妈这一头就行了;可是,几年过去,我已有了自己的孩子,上有老下有小。
看着小小的孩子,我感觉无力极了。
打开手机里的导航,输了家里和老家的位置,看距离,五百多公里,高速加盘山公路,开车需要8到9个小时,我一个新手女司机,开夜路和山路,我心里是发虚的。
况且,如果我连夜开车赶回去,就必然要带上年幼的孩子,我的安全尚在其次,可带她在车上,作为母亲,我不能这么不负责任的让她跟着我一起冒险。
我反复刷着导航,犹豫了。
调出12306,查火车转汽车,火车还剩最后一趟,可是深夜的班车,到我们那个小镇的,没有。
坐车赶回去这一个方案,行不通。
看到这里,我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丢下手机,捂着脸,长叹一口气,一种强烈的无力感瞬间把我包裹。
04
这一刻,看着身边的孩子,我多盼望着,她能快快长大,可以不再需要我的庇护,可以自己独立自主的生活。即便此前,我无数次的祈求时光可以慢一点,让我可以多陪陪她。
这一刻,我多希望自己没有生过孩子,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像几年前母亲生病住院一样,什么都不管不顾的连夜赶回家陪在父亲身边。
这一刻,我深深理解了母亲在我毕业之时,极力建议我回老家工作的初心,如果当初我不是那么强烈的抗拒,现在我应该就可以陪在父亲身边了。
这一刻,我对我哥充满了感激,在我完全缺席的情况下,他用他的肩膀,完完全全的一个人挑起了照顾父母的担子。
这一刻,我突然有些心疼我的女儿,如果有一天,等我们老了,遇到像我父亲这种突然受伤住院的情况,就她一个,没有可以相互商量的人,她该有多无助多焦急。
这一刻,所有的想法都涌进我的脑袋,我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在屋子里来回走来走去,却依然彷徨无措。
作为女儿,我真没用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