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表弟有点怪
表弟比我小五岁,很聪明,但是从小不爱学习。上小学的时候,只要是有人稍加鼓励一下,比如说夸奖他数学表较好或者语文比较好,他不过两周,原本成绩是一位数的基础上,准能考回一个单科第一回来。
但那时候的农村,大人们都忙着干活,哪有家长有心思管孩子的学习啊。所以我认为,就是那种“散养式”的养儿方式断送了表弟的学业。导致表弟初一还没有上完就出去给人打工了。
因为表弟年龄太小,正规的厂子没人收,于是就在这家餐馆干半年打杂、在那家建筑工地搬砖半年,用舅舅的话说,终于不用再家里掏钱养活他了。
十八岁那年,他终于在一家个体服装厂固定下来。凭着表弟的智商,三个月试用期一过,直接成了厂里的总设计师兼业务员,工资比普通工人多出两倍。
开始两年,表弟工作还算扎实认真,深得老板的赏识和同事们的羡慕,而且在那一带的几个服装厂也算出了名。久而久之,免不了和一些服装厂的男方小老板们混得火热,吃吃喝喝是经常的事。有几个老板曾多次表示,待遇再翻一倍挖表弟跳槽,但是表弟断然拒绝:可以做朋友,卖主求荣的事他不干。
但是表弟和别的老板打得火热让他的老板起了疑心,多次明里暗里的说表弟吃里扒外。有一次竟然还当着表弟的面说表弟把自己厂里的销售秘密说了出去,不管表弟如何解释,老板就是不相信,还说辜负了老板这么多年的培养。
我这表弟有点怪
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一气之下,表弟连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要了,直接卷铺盖卷走人了。但不是去了别的服装厂,而是直接回家了。
当时有很多在外打工的青年回家创业。但是表弟说,要干也不能干原来的行业,如果干了以前的行业,免不了要去拉拢以前的客户,等于是挖前老板的墙角,这种事,他坚决不干。
在家休整了两个月,其实也是琢磨了两个月。当时的农村青年大部分出去打工了,农田交给家里的老人打理,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如果把村里的耕地承包过来,搞个规模种植,效益肯定不错。
说干就干。表弟看中的是村西边比较集中的五百来亩洼地,往年也没有多少收益,分散在全村近百户村民手里。表弟跑了一个多月,最后分别和这百十来户村民签订了转包合同,租金略高于村民的实际收益。
然后表弟利用一个冬天的功夫,请来设计师对项目进行了规划设计,把这五百亩的洼地整理成四百亩的台田和一百亩池塘。台田种植各种水果蔬菜,池塘养殖各种鱼类和鸡鸭鹅,划分功能区,互不影响但相得益彰。
第一年的收益主要是养殖,果树尽管成活率比较高,但是当年都未结果,还要付出管理成本。综合分析,效益不错。种植园聘用人员除了几个技术人员,全部都是村里的老年村民,按照工作量计酬,让这些村民在原来土地收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可观的工资收入。
到了第三年,表弟的种植园大为改观:果树满园飘香、蔬菜鲜嫩诱人、鱼儿欢腾跳跃、鸡鸭欢快奔跑,效益明显提高。而且随着周村民的土地入股,种植园扩展到了三千多亩,占到了全村土地的一半以上。一些外出打工的青年也纷纷回乡经营:和种植园相关农家院、特色小店、网店、地方小吃等等。
成了规模,便开始有人来谈合作了:有的愿意帮助投资,合股经营,打造旅游生态园,外地招聘专业服务人员,扩大收费项目,增加收益;也有想直接几千万转租的,想独立经营。
表弟不干:我就是为了造福村民的,任何形式的合股经营,都不能亏了村民,给我个人多少好处都不行。
近几年,表弟的种植园每年的纯收入达到了上千万,但是他仍然在九十年代建的四间旧瓦房里办公、居住。大部分收益用来修建园内设施、村民分成。
上级几次鼓励表弟竞选村干部,但表弟说,他只想干点具体事,不想从政,也不想出名。
确实,现在村里好多年轻人都卖了高档轿车,但是表弟一直开着那辆已经开了五六年、面目全非的昌河面包车,穿着就是一个田里劳作农民。
我这表弟有点怪
春节回家一起吃饭时,我开玩笑说:你现在也算是个大老板,该好好捯饬一下自己,要不影响了公司形象,你看看,手机还用个老年机。
表弟笑着说:表哥,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找我谈事就上我家来,嫌这地方孬就别来;我不会用外表来给自己壮胆,那都是没底气的人干的。再说,手机这东西对我来说就是打个电话,微信、网店什么的有人管,我也不会,其他功能对我来说就是浪费。表哥,我这形象你怀疑我的实力吗?
我是不怀疑啊,别人不了解肯定怀疑啊。
哈哈,我不用别人认为我有实力,但是我会用实力说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