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去是很容易,但是想写到别人的心坎儿里却很难。
我在想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有人说你不需要很多华丽的文字,但你写的东西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而且人们不喜欢去猜测你的意思,最明确的方式就是直给。
于是我就想我喜欢看什么样的文章,是那些能给我内心触动的,能让我获取新的知识的文章。
什么能触动内心呢?常常不是那些伟大人物的伟大故事,而是一些普通人的成长励志。
之前看《奇葩说》,有人评论其中一名辩手有很大的进步,她的吸引力就在于她的成长是肉眼可见的。
人们之所以对成长故事会更感兴趣,其实是希望在里面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可以复制的地方,让自己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成功。
这就是那些普通人给我们的影响。
那什么样的文章又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呢?若说ESL或者是知网上的最新论文,确实是某些领域的新知识。但是除非有这方面学术需求,很少有人愿意看这样的内容。
因为太难以理解,太费脑子,受众面也太小。
其实碎片化的阅读就是需要给大家提供更易于消化的东西,即使再深奥、再难的东西也要绑回地面上,真正的与普通人的生活相链接,让大众觉得我的生活可以需要它。
所以,如果想提高文章的阅读量,那么就试着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想得到什么,想看到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