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头号玩家好文推荐散文
读余秀华诗歌:性压抑距离诗意有多远?

读余秀华诗歌:性压抑距离诗意有多远?

作者: 诗文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5-25 19:11 被阅读12次

掐指一算,余秀华火了有三四年了,热度至今似乎还未完全消退。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不是因为她的诗歌出了名,余秀华至今恐怕还在乡下割草喂兔子。我们还可以这样认为,如果她不是脑瘫,她的诗歌很难被注意到,她还是会在田间割草喂兔子。没错,脑瘫这个标签很好地加持了她的诗歌。

在此之前,诗坛已冷寂了多年,一些敏锐的人正好可以拿她来进行炒作。但抛开脑瘫和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关系不谈,余秀华的诗歌写作确实和她的这一缺陷有关。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一切文学都是性压抑的产物。那么从余秀华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性压抑距离诗意有多远呢?我觉得余秀华的大多数诗歌恰恰是性压抑的产物。

余秀华出生时倒产、缺氧,导致了脑瘫,造成大脑发育不健全,行动不便。但是,这并不影响她的生理功能特别是性功能。余秀华曾说:“我感觉有一点沮丧:我如此引以为傲的旺盛的性欲其实和很多人是一样的。”但由于身体原因,她注定无法找到自己理想中的伴侣。现实的痛苦和压抑,只能靠幻想来减轻。所以,火爆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可以看作是是余秀华的意淫。

余秀华的诗歌表面上看起来很沉静,但仔细体会,才知道那是一个人无奈的歇斯底里。正如余秀华在《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的自序中说:“我感谢诗歌能来到我的生命,呈现我,也隐匿我。”她的诗歌呈现出的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是她的精神乌托邦。但背后隐藏的却是一颗被生活蹂躏的敏感的心和被压抑的性欲。正是这呈现和隐匿之间产生的张力,才使她的诗歌具有了诗意。

有读者说,读余秀华的诗莫名地感觉到一种美,不是梨花带雨的美,凄凄惨惨戚戚,而是暗夜挂霜的美,清冷刚烈。在我看来,这对余秀华的诗歌来说是必然的。一个人痛苦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就不会再去咀嚼软绵绵的忧伤。相反,这个人会佯装坚强以自我保护。余秀华就是这样,诗歌对她来说是一个坚硬的容器,用来盛放她的忧伤。

有时候觉得这就是一个朴实的农村女人,有痛有爱,简简单单,最大的愿望就是岁月静好,余生平安。有时候却又真的像个诗人了,有些话就像神来之笔、字字珠玑,哪一个字都不想看漏了。余秀华的诗是介于虚空和华丽之间的刚刚好,有料但不腻,不无病呻吟强说愁,也不有事没事诗酒花。因为,她的每一首诗都是被压抑的情感的爆发。

平淡的生活里面,有刺,也有诗。时而苦涩,时而悲悯,抑或柔美,抑或舒畅。以手写心,这是余秀华的世界,复杂而又纯净的世界。

相关文章

  • 读余秀华诗歌:性压抑距离诗意有多远?

    掐指一算,余秀华火了有三四年了,热度至今似乎还未完全消退。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不是因为她的诗歌出了名,余秀华至今...

  • 渴望飞升的灵魂和挣扎摇晃的身体

    ----读余秀华的诗歌 秋燕 很多年不关心诗歌了,只...

  • 读余秀华诗歌有感

    悲凉的声音穿过胸膛 我看到了你的镰刀 还有细细手腕 磨厚的老茧 是你多年沧桑劳作 诗人的光环挡不住 你思维的疯狂 ...

  • 读余秀华诗歌有感

    初始阅读余秀华的诗歌,是被她的一句“跨遍大半个中国”吸引:大胆,前卫,热烈,可谓是她那首诗歌的基调。 而后便陷入到...

  • 读余秀华诗歌有感

    我认为的美好的生活是走出去,让文字流于简书。显然我是喜欢走动,我想着走出去就能看见更多的风景,了解更多的风土人情,...

  • 读余秀华的诗歌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I Crossed Half of China to Sleep with You)是诗...

  • 和Maia谈诗:“低矮的东西是风吹不走的”

    (二)读余秀华的《低矮》 (沈睿说:余秀华是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 有几样东西,让我很在意和喜欢余秀华的这首诗《低...

  • 余秀华 杨储策

    余秀华 盘丝洞里有几位写诗的朋友,谈论诗歌,难免会提起余秀华。余秀华以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而成为网络当红诗...

  • 余秀华诗歌

    我爱你 余秀华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

  • 余秀华诗歌

    余秀华这个“妹子”很有趣,她的灵魂已经是脱离了世俗的眼光 她诗歌成名后离开了没有爱情的婚姻和一位养蜂小伙走在了一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余秀华诗歌:性压抑距离诗意有多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bz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