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沈马新片《抓娃娃》引发养娃焦虑:如果一胎是自闭症,还敢生第二胎吗

沈马新片《抓娃娃》引发养娃焦虑:如果一胎是自闭症,还敢生第二胎吗

作者: 羿云天 | 来源:发表于2024-07-16 09:32 被阅读0次

沈腾和马丽的新电影《抓娃娃》从点映到上线3天豆瓣开分7.5,截至7月15日,自7月13日开启点映以来,票房势如破竹,该片累计票房(含预售)已突破5亿元大关,成为今年暑期档的一匹黑马。

随之而来的围绕开心麻花新爆款电影以及剧中如何“抓娃娃”的话题成为热议话题。

一、大号练废了,开始练小号

影片讲述生活在西虹市的马成钢(沈腾饰)和春兰(马丽饰)的反向养娃之路,背地里马家夫妇却有自己的小秘密。

片名《抓娃娃》并非从娃娃机里夹出毛绒玩具,而是意指“从娃娃抓起”的教育老话。一言以蔽之就是讲述了“大号练废了,开始练小号”的故事——人生就像“抓娃娃”,从娃娃抓起,不输在起跑线上。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这样的“抓娃娃”的生活就像很多自闭症患儿新手家长一样,面对自闭症孩子时的无助、担忧、焦虑都在想急于求成地带孩子想通过“一招制胜”的方法就“治愈”时,自闭症孩子就成了被父母抓在手里的一个“工具娃娃”。

当带着自闭症孩子四处奔波康复时,一句“我倾家荡产带你各地康复都是为了你好”的矛盾纠结和实属无奈,一方面是家长不明真相的奔波为了孩子早日融入普校和社会,另一方面又是因为信息差被各种不良机构忽悠、上当受骗,最后“娃娃”没有抓好,就萌生了再生一个“健全孩子”的想法。

二、一胎是自闭症,二胎自闭症的比例有多高?

当我们再开启一个新的话题讨论——第一胎是自闭症,第二胎生育自闭症的比例有多高?你还敢生二胎赌一把吗?

这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据中国残联2023年发布的中国残疾人普查报告数据显示,自闭症患者已超1300万人,且以每年近20万人的速度增长,发病率成为精神类残疾的首位。面对如今高达36:1的自闭症出生率和越来越高的发育迟缓儿童,这个话题依然常谈常新,永不过时。

研究表明,一胎是自闭症,再生二胎的比例超过35%甚至有遗传因素的话,这种比例更高。

这也是很多父母难以抉择究竟该不该生二胎的最大原因。

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很多父母想生育一个健全的二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等自己老去后,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属于一胎自闭症孩子的健全至亲可以照顾他一生直至终老。

那么,这种看似完美的美好愿望,经过二胎孩子的同意了吗?对他们来说是公平的吗?

一胎是自闭症,妈妈勇敢生下二胎,无论一胎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自闭症,很多家庭能赌赢吗?又有多少家庭赌赢了呢?媒体报道的故事,虽然多有美好的渲染和希冀,可是现实却是残酷而真实的。

其实电影《抓娃娃》好笑的是表象,电影中沈腾饰演的爸爸马成钢对儿子说了一句台词印象深刻且意味深远:“你以为我们操控了你的人生,你也不操控了我们的人生吗?”

这句台词套用到自闭症家庭里就是,对于父母来说,“你以为是你在陪伴孩子康复训练吗?其实也是孩子在陪伴你们一起进行漫长的康复心理建设。”

三、不再“鸡娃”,如何为自闭症孩子打造全新生活

电影中还有一个场景,父亲汇聚了全西虹市的各位名师,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全景生活化的课堂,全方位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小儿子。

一句“全世界都围着你转”道出了无数家长望子成龙成凤的焦虑与无奈。

但这不是“鸡娃”,映照的其实更像是自闭症家庭的全景式真实写照。

家有自闭儿,是艰难的。就像谁也无法预料会迎接一个什么样的天使一样,健全固然是最好的,可是这个来自“星星的孩子”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家庭,那就要去勇敢面对,快速转变心态。

再生一个健全二胎照顾一胎自闭症,只要做好了足够的准备,生二胎更主要的是看父母的意愿和能力,而不是满足一胎自闭症孩子的需求,那就坚持。一旦决定要生一个孩子,那就把身体调养好,然后把心情调整好,然后的营养物质的跟上,我们做最好的准备去迎接。

另一角度来看,有两个孩子玩伴、互相有了语言交流、自闭症的孩子可能慢慢的好转起来。如果你们做好了养育两个孩子的思想准备以及经济准备,并且能够平衡分享给两个孩子的时间精力, 那么带二胎也不用纠结。

行业专家针对自闭症家庭生育二胎,列出了5个注意事项:

1.注意生育年龄。

年龄是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自闭症家庭更是如此。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35岁,男性为20~24岁。而父母双方≥45岁时生下的孩子,发生自闭症的风险将倍数递增。

2.注意时间/时机因素。

生育所需时间较长对日常生活也会有一定影响,时间的把控也是需要格外注意。二胎出生与一胎出生时间间隔不到1年,二胎患上自闭症的风险比通常水平高约两倍。间隔时间在12-24个月,风险比通常水平高约1倍。

3.注意家庭内外影响。

家庭中出现了自闭症患儿,定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来看护、照料。因此如果想要二胎,不仅要考虑到自身能力、精力问题,还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设与充足的准备。

4.注意孕前检查。

因为是第二胎并且已经发现了孩子具有出现自闭症的可能,所以全套的孕前检查是必不可少。除父母外,最好能带上老大一起去做染色体和基因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从而降低遗传性疾病出现几率。

5.一定要做好备孕,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不要在孕期间思前想后,以积极心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无论怎样,决定要不要再要二胎都应该以家庭实际情况为依据。

最后,作为父母,靠别人是不行的,除了机构和康复医院的有效干预,家长也要教会孩子生活技能和自理等基础技能,哪怕不再生育二胎,也可以让一胎自闭症孩子在特惠政策保障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得到基本的生活权益保障。

相关文章

  • 关于育儿那点事

    01 人家说,生娃第一胎照书养,第二胎照猪养。大概的意思是现在新手妈妈对于第一个孩子都是精细化喂养,手机里面一堆养...

  • 迷失了方向的妈妈,怎样寻回自己健康的孩子?

    1 0到14岁儿童自闭症患者达200多万 据统计:如果生过一胎是孤独症的妈妈再次怀孕后,第二胎仍然是孤独症的概率高...

  • 一秒钟掌握抓娃娃技巧全攻略

    这年代,不光是线下的抓娃娃机火了,线上的抓娃娃app也火的一塌糊涂。对,「线上、在线、实时、远程」抓娃娃。线上抓娃...

  • 拒绝焦虑,我只想做一个从容愉快的母亲

    在如今明里暗里晒娃抓娃的时代,父母们尤其是母亲们的感受到的压力与焦虑是可以排山倒海般的。 知识决定命运,继而引发“...

  • 2019-05-21亲爱的大宝,妈妈错了,宝贝儿,对不起。往后余

    最近一直有个困惑我许久的问题始终萦绕心头,解决无门、难以释怀! 生一胎时心理年龄太小,生娃却未全面负起养娃责任。如...

  • 最近的小焦虑

    月嫂将会在4月10日结束她的工作,想到以后要抗下带娃的重任就感到无比的焦虑。大家都说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

  • 写给未来的自己

    最近跟同事聊到了生娃养娃,感受了一下现代父母的各种焦虑,与他们对一些观点的探讨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我想把自己的思考...

  • 那个抓娃娃的疯子

    我是一个喜欢抓娃娃的疯子,那是和正常人相比。但和抓娃娃神经病相比,我又是正常的。 抓娃神经是怎样的呢?是成千的兑换...

  • 怀二胎的猫咪

    转眼间,距离猫咪生第一胎有半年时间,猫咪现在又怀上了第二胎,肚子比以前更大了,貌似有五六只小猫咪。 怀第一胎的时候...

  • “抓娃娃”引发的深思

    周末和家人去茶楼喝完早茶后,便顺步来到商场里的游乐场所陪我的侄子玩游戏,消磨时光。一进门口便被摆得整齐洋气的抓娃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沈马新片《抓娃娃》引发养娃焦虑:如果一胎是自闭症,还敢生第二胎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kk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