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丫头读《亲爱的汉修先生》
为了和悦一起交流读书的感受,这个假期我决定和她一起看她看的书,然后相互交流讨论。
第一本书就是聂老师推荐的《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是一本获得国际大奖的小说,美国作家贝芙莉-克莱瑞用日记和书信的形式描述了鲍雷伊对生活的感受和热爱、对写作的坚持和热爱、对父母的理解和热爱。
鲁迅先生曾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莫言也说:“生活是创作之原”。我猜测聂老师推荐这本小说作为孩子们的寒假作业有三个用心:一是让孩子们学习了解如何写日记和信件,因为日记和信件是能很好表达孩子们感受的一种形式,也为后面让他们写日记写信进行铺垫;二是让孩子们学会坚持,鲍雷伊正是通过不断地坚持记日记,不断的练笔,才能提高写作能力;三是让孩子们学会观察世界,学会用真实的语言描述生活,只有将真实的感受和细致地观察书写于笔端,才能打动人。
认真和悦进行了交流,感觉她基本了解了小说的故事内容,基本能复述故事情节。悦也谈了她对小说的认识和理解,依然表现出了丫头的善良。我没想到她告诉我的第一个感受是觉得鲍雷伊很可怜,因为他的爸爸妈妈离婚不在一起了。这也许就是孩子最朴实的感受,最真实的眼光。她也零零散散的说了“坚持”、“观察”等关键词来表达对小说的认知。随后,悦完成了读后感的写作。
陪丫头读《亲爱的汉修先生》
在读后感中,她丢掉了她的第一个感受,却多了几分在我们相互交流过程中我用成人视角引导的语气和内容。当然,主要的内容还是她自己最初的想法。
我不知道这种引导是好还是坏,我也不知道这种方法是对还是错。但有一点,我还需要不断修炼,那就是不断调整自己,学会用孩子的心、孩子的眼、孩子的思维去看书、理解、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