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圣颜子(三)
——颜子好学(1)
“好学”,既是孔老夫子对自己的评价,也是对颜渊的评价,此外则无。
颜渊作为孔门首席弟子,四科十哲、七十二贤之首,被公认为具有“辅相”之才,独得孔子老师的赞叹,说他“好学”。
孔子晚年,鲁哀公到孔门来找人才,他问的是弟子熟为好学?而孔子回答是只有颜渊好学,并且把颜渊的表现都说了出来,那就是“不迁怒,不贰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6.3)
意思是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是最好学的啊?”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弟子好学,他不把怒气迁移到别处,也从不犯同样的过失。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则没有,没再听说好学的人啊。”
咋一看,孔子是否所答非所问,“不迁怒,不贰过”与“好学”什么关系?不迁怒是指学问修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不仅学得好,而且用得好,知行合一,是利他心态的呈现,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表现。不貳过是不会犯各种同样的错误,不会在认知上、选择上、思想上、行为上,重犯已经犯过的错误,所以孔子在《易经·系辞传》里面也赞叹颜渊,“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颜回的修养大概差不多了吧?有错误很快就能够察觉,察觉之后就不会再犯了。
这种修养令人难以想象。换就话说,颜渊的对事情是看得非常全面,事情的方方面面,彼此的关联,吉凶祸福都了然于胸,看到眼前的一步,就能知晓全局。若非好学,若非学到了家,难以达到。
颜渊的好学,以及好学所达到的程度,从孔子和子贡师徒的谈话中,也可略知一二。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5.8)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谁更胜一筹呢?”子贡说:“我端木赐啊,怎么敢跟颜渊相比呢!颜渊是听到一点就能领悟出十点(十为数之终,代指全面,所有的),我呢是听到一点只能领悟出两点来。”孔子说:“不如啊,我和你都不如颜渊啊。”
虽然有点夸张,也不失是对颜渊的肯定和鼓励,虽然是客套话,又何尝不是对颜渊的赞许和夸奖呢。
颜渊的学问如此之好,那他的“好学”来自于什么地方呢?或者说他的学问是如何得来的呢?
首先,颜渊的学问来自于“认真听讲”。《论语·为政篇》记:“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2.9)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话整天,他都没有一点疑问,好像是个愚笨之人。他退下去之后,我察看他私下里的言行,他(对于我所说的内容)也能有很多发挥。颜回啊并不愚笨!”
在《子罕篇》里又说:“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9.20)孔子说:“我讲给他们听,能从不懈怠的人,大概只有颜回了吧!”
还有在《先进篇》里,“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11.3)孔子说:“颜回啊,不是一个能帮助于我的人啊,他对我所说的话没有不高兴的。”
顏渊跟孔子在一起,听老师讲课一整天他都不厌倦,讲的时间再长他都不懈怠,谈论的大道再多他都没有不高兴的。所以,颜渊的“好学”主要是来自于听老师讲课、讲解,是孔子老师的传授。
其次,颜渊的学问也来自于“善于请教”。《论语·泰伯篇》里面说:“颜渊是一个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的人。”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8.5)
这是颜渊的同门师弟曾参(曾子)对颜渊的回忆评价。他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见多识广学问好却向学识不多的人请教;自己有却好像无,自己充实却好像空虚,被别人冒犯了他也不计较。这样的人,只有从前我的朋友(颜渊)是这样做的。”可见,颜渊的学问也是靠多向别人请教得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