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小区里的宝妈们在一起聊天,说到孩子会走路以后,自己每天变得神经紧张起来了,就怕TA磕着碰着!
我们要知道,行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因为在之前孩子想接触、了解什么东西都要靠父母拿给他,没有办法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索世界,能够行走之后,孩子探索的空间就扩大了。
他的活动不再必须依赖成人进行,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自由的探索空间里的物品。
所以家长常常会发现孩子充满好奇心的在家里翻箱倒柜,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对每样东西都充满了好奇。
但是这种行为常常让家长感觉很头疼,因为他们可能会把牙签筒拿起来,打开之后把牙签散落一地,,他们可能会站上高台向下跳,这样又容易受伤。
所以呀,行走以后让家长们是又担心又苦恼。
比如说,妈妈带孩子走在回家的路上,因为刚下过雨,路上一片不平的地方积了水,形成许多小水洼。
小孩子看到这些小水洼充满了好奇。就非要走过去踩踩看,妈妈就想把他抱起来,可是孩子挣脱下来还是要自己在水洼里走来走去,兴奋的叫起来。
妈妈是好气又好笑,想说他的鞋子衣服也脏了,就由他去吧,孩子看他妈妈没有阻止她干脆放开了,每一个水洼都要踩一遍,还在里面动上几下,看着孩子快乐的笑容,妈妈顿时觉得,看到孩子的成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也许很多家长不会同意这样子,孩子这样子去玩水,本来水就很脏,再加上鞋子湿了还可能让孩子感冒。
但是阻止孩子去探索是不明智的,孩子的鞋子衣服脏了可以洗,但是孩子的成长机会错过了,可能就不会再有了。
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他们的有能力能够充分的发展自己。让他们尽情的锻炼自己的双腿,享受行走跳跃带给他们的乐趣。
对于孩子的探索行为,家长的管教要以疏导为主,而不是对孩子进行严格的控制。
告诉他们“不许玩这个”,“不许碰那个”,这样可能会使孩子畏首畏尾,失去探索的精神。也可能激起孩子强烈的逆反情绪,家长觉得孩子难以管教而对孩子实施惩罚措施,从而破坏亲子关系。
所以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
要对家中的物品做好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比如:
贵重物品要收好
1~3岁的孩子不懂得1万块钱的花瓶跟一块钱的花瓶什么区别。
在他们能听话,懂得不要乱碰东西之前,要把贵重物品放好,不能让孩子打开的抽屉就锁好了。
有可能危害到孩子安全的物品要收好
厨房的刀具要收起来,放到孩子不能拿到的地方,火机也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以免发生意外。
不能让孩子玩的东西就坚决不让孩子玩,比如孩子看到大人削水果他也想试试,或者看到大人用电吹风,他也想操作一下,家长就绝不能跟孩子讨价还价。不能对这些可能危害到他们的安全的事情作出让步。
设计禁区
告诉孩子跟TA订立规则不允许进去,或者是在什么条件下允许进去。
比如说你可以在客厅玩或者卧室玩,当爸爸不在工作的时候,你可以跟着爸爸在书房玩。
要注意当孩子没有遵守规则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对孩子进行批评,但是不要对孩子发脾气。
因为孩子会觉得如果他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吸引你的注意,那他以后可能就会采用这种方式来控制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