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彦波的城市拆迁之路

作者: 白杨67 | 来源:发表于2019-01-16 22:27 被阅读12次

耿彦波因城市建设眼光超前,执行力爆表,办事不留私情,在民众眼中有褒有贬,老百姓由开始不理解到交口称赞,是一位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民服务好公仆。

第一章主政灵石谱新篇

1995年3月,耿彦波上任山西晋中地区灵石县委副书记、县长。一到灵石就干出让众人大跌眼镜之事。当时灵石县财政收入才一亿多元,但耿县长就敢拿出5000万元修一处破破烂烂的旧大院。不仅如此他还带领一群人在县城四处游走,拆这拆那,这可惹恼了灵石县城居民。一封封举报信雪片似的飞到晋中地委,山西省委甚至中央国务院。更有人给他寄来子弹,要把这位不靠谱且乱折腾的‘’混官‘’的狗头拿下。

耿彦波顶住压力,他每天早起晚归。天刚放亮就到工地,不放过一个细节,连修路的三合土、水泥、沙子质量甚至连路牙石和路灯杆及路边的垃圾桶他都一管到底。

经过几年的折腾,破破烂烂的旧院活起来了。

王家大院的整体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院格局,做到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尊卑贵贱有等,起居功能齐全,是官宦门第威严和宗法礼制建筑的代表。

院落特色突出。高家崖建筑群所有建筑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建造,院内砖、木、石三雕建筑装饰品题材丰富,雕艺精湛,集中展示了王氏家族独特的治家理念。

红门堡建筑群依山而建,从低到高,由四排院落组成,左右对称,中间主巷与三条横巷,组成一个规整的王字。29座院落依照主人身份,喜好的不同在结构和装饰上各不相同。体现了人文与自然和谐及高超的建筑技艺。

王家大院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相融合的结合物,成了海内外著名的旅游景点,那些黄发蓝眼的洋人尤为喜欢。王家大院每年为灵石县创收几千万。现已经升格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游人如织,好评如潮:五岳回来不看山,王家回来不看院。

耿县长准备大显身手之际,人们在灵石找不到他的踪迹了。

耿彦波的城市拆迁之路

第二章榆次老城换新颜

耿县长走了,很多看不惯老耿的人拍手称快。一些侠义之士在他临离开时,在灵石县城中心之地天石城大门口摆放了三个花圈为县长送行。

耿县长走马上任榆次市委书记,晋中市常委委员,榆次区委书记。

耿书记不忘旧本,又带领众人在榆次城走街串巷,决心把榆次城面貌大变个模样。

通过实际考察,耿书记提出集合榆次城南的老街老巷,串起明清建筑的南阁楼,城隍庙,二中的文曲楼等古迹,建设成一座规模宏大的“榆次老城”。

当时榆次城的主马路顺城街有一座地标性建筑物“凌云大厦”,那是榆次城人的骄傲。老耿提议将其炸掉,在人们惊愕之际,老耿果真派人给炸掉了。

这下可把全城闹了个底朝天。几乎全城的马路都开肠破肚,建筑物拆拆拆,建筑垃圾一片片裸露。路不好走,拆迁的住户生活不便,人们气不顺,火气大,骂声一片,。

不破不立,一条条宽敞整洁的大道完工,“榆次古城”露出娇媚的容貌,占地100万平方米的中国汉民族建筑群象一颗明珠耸立于中华大地。

涉及半个榆次城人拆迁安置工作全部完成,花费了八千万,老耿通过卖店铺搞开发,给榆次财政净赚了四千万元。

第三章大同古城面貌新

大同府历史悠久,文化荟萃。

新中国成立后大同市煤炭产业突出。这座城市因煤而辉煌,也因煤而负累。产业单一,发展后劲不足。

大同历史灿烂,军事地位重要,历来是中原北部要塞,北魏的都城,辽金的陪都。

大同有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历史遗产280多出处。这里有伟大的文华,也存在落后的城市建设。

人天生改变不了自己的本性。耿拆拆又跟大同建设卯上劲了。徒步丈量街道,四处画圈拆迁。徒步和骑自行车是他强项,饿了随意在街上吃碗面,累了在工地上坐地休憩。灰土蒙面的黑皮鞋是大同人眼里耿市长的标志性道具。

这次拆迁规模宏大,是涉及几十万人的城市大动迁。恢复古城原貌,修复古城墙和建设御河新城,工程量巨大。

事情永远不会一帆风顺,反对古城建设的人很多,到省城告状的人也不少。省里评价大同市政府工作一般,国家文物局也有人来干涉古迹复建。

老耿在顶住压力的同时还不能拖延古城复建进度。

大同在五年时间内大变模样。走进大同古城游人登临城墙游玩。城墙高大厚实,望楼环列,护城河沟宽水深,庙宇高大雄伟,府衙威严,民居错落有致,望远处楼阁林立,包罗了从北魏到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

在护城河岸遥望古城,碧水环绕,水边带状公园花红树立绿,河中波光粼粼,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好一处北国风光。

古城建设还未完工,耿拆拆在大同市民挽留的盛情中奔赴新的工作岗位。

耿彦波的城市拆迁之路

第四章太原龙城展新姿。

2013年2月,一纸调令将耿市长调至省城任太原市市长。

太原市在全国省城建设中相对滞后,城市面目还不如山西长治市整洁。破旧的马路,违章的建筑,落后的交通设施,可以说都不象个省城的样子。

上任伊始,老耿徒步当车,带领工作人员指点龙城。拆拆拆又成了主旋律。

太原几十年了,人民期盼打通太行路,一次次令人失望,群众都麻木了。成规划的封路和修路,在短暂的不便之后,宽阔顺畅的公路一条条开放,龙城高架桥四通八达,太原市结束了无立交桥的历史。东环、北环、西环和南环连城一体,短短的一年半时间立交通交网络顺利建成。

太原面目一新,新能源出租车,发达的公交线路,先进的地铁设施也正稳步推进中。

市民对耿市长慢慢熟悉,进一步贴心交流,他瘦削高大的身影在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丰碑。

耿彦波的城市拆迁之路 耿彦波的城市拆迁之路

尾片耿市长哭了

王家大院建设在灵石县文化与旅游经济中大放异彩,20年后人民们才知道不被当时人们理解的人眼光超前众人20年。

据说当年送花圈的人到老耿家负荆请罪,还和老耿成了朋友。

2013年2月,耿市长离开大同市在轿车里泪流满面。那是重负暂时释放和委屈终被理解的感激,也是没有完成古城建设的遗憾,更是劳动者看到丰硕成果喜悦的泪水。

耿彦波的城市拆迁之路 耿彦波的城市拆迁之路

相关文章

  • 耿彦波的城市拆迁之路

    耿彦波因城市建设眼光超前,执行力爆表,办事不留私情,在民众眼中有褒有贬,老百姓由开始不理解到交口称赞,是一位不计较...

  • 中国市长:耿彦波

    今天林总给我介绍了一部纪录片,一个记者实拍的一部关于中国的一个市长的工作经历,看完深有感触。 片名叫中国市长,主人...

  • 中国市长 耿彦波

    看了<<中国市长>>这部纪录片后,我有一些想法想跟大家分享分享。最初我以为这是一部讲述耿彦波在大同执政的生活...

  • 城市发展的转型之路

    浅析——《大同》 影片主要记述了山西大同市市长耿彦波改造大...

  • 太原市长耿彦波

    1995年,耿彦波36岁,出任晋中市灵石县县长。“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一到任便拿出财政收入的5000万去修一处又破...

  • 耿彦波泪洒途中

    今天看了网上一段快手视频。相信大家能亲手搜到。 离任了 几百人跪地送行,大呼“大同永远是你的家” 人家这叫“父母官...

  • 互联网+征收拆迁产品代理哪家好?科睿哲让盈利更有保障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征收拆迁摸索之路。接连出台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

  • 2019-02-27

    五律 耿彦波纪念馆 文/黑茶山 耿公廉政鸣,报国任君评。 字字怀人民,行行留姓名。 心装三晋地,泪洒晋阳城。 太原...

  • 2019-02-27

    五律 耿彦波纪念馆 文/黑茶山 耿公廉政鸣,报国任君评。 字字怀人民,行行留姓名。 心装三晋地,泪洒晋阳城。 太原...

  • 耿彦波要退休?太原怎么办?

    同小事:不管太原还是大同,他都是我们的好市长! 耿市长 他用三年时间在大同 修了别人三十年都修不出来的道路 上任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耿彦波的城市拆迁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wv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