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里写过人类的很多情绪,或者说基本的配置都是双刃剑,既是优点又是缺点。关键就看你能否控制它,怎么利用它做它的主人。
今天想说说遗忘。有句成语叫耳提面命,说的是要时时刻刻提醒才不至于忘记,《易经》里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都在强调要时刻提请我们才不至于忘记。打鸡血也要隔一段时间就打,否则人就容易泄掉那股精气神,曾国藩为了激励自己甚至分门别类的从古书中摘抄字句,日日成诵来给自己加油打气,可见我们天性爱遗忘,所以才需要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忘记。
那究竟什么事遗忘呢?或者说遗忘都有哪些遗忘呢?在我看来遗忘分两种。一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还有一种是同一个坑跌倒两次。前一种能让我们不陷于情绪,能让我们像第一次面对艰难困苦时那样积极乐观,我们因为遗忘所以不会继续付出沉没成本,因而我们始终抱有不断尝试的好奇心和乐观。后者让我们不断的犯相同的错误,重复的付出成本,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成长进步。
那我们为什么这么容易遗忘呢?我认为有几点原因。一、善于遗忘能让我们免于痛苦。情绪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如果在人生的际遇中遇到重大的事件,整个人都处于一种非常态的情绪中,这种非常态如果最终成为常态那这个人就疯了,善于遗忘,随着时间渐渐淡化直到忘记。二、善于遗忘是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整体到现在都可以说没有达成温饱,而在整个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人类遭遇了无数的灾祸、疾病、战争,如果不是善于遗忘,那人类根本无法再这不断的痛苦中繁衍生存不断发展壮大,那些天性悲观过头的人在漫长的进化史中都被淘汰掉了。三、我们的大脑内存有限,一次只能处理3-4个工作任务最多五个,如果记性太好大脑的内存不断被占用,我们就无法释放我们有限的注意力来处理更重要的事。
既然遗忘有优点也有缺点,那我们怎样才能掌控遗忘这种力量呢?
第一、我们要主动去甄别我们遭遇的事属于那种类型。包括了我们改变不了的和我们能改变的。在无法改变的事情中还分为让我们纠结难以释怀的事和不需要我们纠结的过眼云烟的事儿。对于无需纠结的事情就让她随风而去,顺其自然就好,过几天我们就自然忘记;而对于那些让我们难以控制情绪难以忘记释怀的事儿,我们不能强迫自己不要想,更不要陷入一直想难以自拔的情绪漩涡。当你告诉自己不要去想这件事的时候恰恰是暗示自己一直挂怀这件事,当你放任自己的情绪时她就会吞噬你。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可以专注手头的事情,比如工作或者曾经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牵住自己的心神让自己有所系,二是我们可以主动换环境,去避开那些熟悉的生活环境或者情景,让我们不触景生情出动那些情绪的触发点,就像sleepless in seatle 里汤姆汉克斯为了让自己重新开始生活,直接搬到了新的城市西雅图开始新的生活,好让自己不会再原来的城市总想起过世的妻子。另一种是我们能改变的。这更简单,如果这件事我们力所能及能够改变,我们就只管去做,去完成能完成的,这样当我们努力了也就释怀了,否则隐形忧虑就会变成后台一直运行的程序,不断消耗我们的精力,让我们一直处于抑郁的状态里。
第二、我们可以每天复盘,当日事当日毕。通过对过去自身经历的总结和提炼凝结成随时可提取的知识晶体,把这些知识和经验的凝结体变成下意识的思维模块,这样我们就不会再像以前一样遗忘。
第三、我们可以把占用工作内存的任务外包给工具,释放我们的大脑。就像查理芒格一样,我们可以提前列出一些通过过去复盘的来的经验制作问题清单,当我们需要做决策选择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些已经经过深思熟虑的问题来帮助我们不断提醒我们有哪些情况我们不能遗忘,以避免我们的决策失误。
第四、我们除了自己自身的一手经验之外还可以从他人的失败中从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中得到二手的经验,所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而我们站在今天的位置上就是因为我们的过去。历史如此的重要,那我们就可以从业已发生的历史中学习经验教训,让他人的遗忘成为提醒我们的路灯,指引我们不要迷路。
所以啊我们既要善于遗忘也要善于提醒自己不要遗忘,人类还真是矛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