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海”。尽管构成这片心海的材料不同,但都是如此浩瀚、广袤、无垠,也是那么的波涛汹涌与气势磅礴。
教学楼四楼靠近洗手间的一边,可以看到校园即可长势茂盛的树木,枝繁叶茂,站在四楼向他们望去,就是从繁茂的树梢顶端,可以看到更远的天空。这里虽然只有几棵树木,但是由于长势旺盛,把眼前所见之物一概遮蔽,给你的感觉就是身处巨大的丛林之间,更由于,在树丛间,愉悦穿梭的鸟儿,虽然只有几只,他们的欢快的鸣叫声,相互传递着他们世界的信息。虽然你未必能听得懂它们的“鸟语”,但是,至少偶尔的啼鸣,清脆锐耳,把你心间的所有的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再加上那树的翠绿的层层叠翠,那枝叶儿的身形的可爱,鸟儿的噗灵劲儿,那敏捷轻快的身姿,更激起了你心尖的那始终沉浸在繁冗世事里的心灵深处的自由与欢快。尤其,在那一阵微风吹过的时候,枝丫儿松涛阵阵 ,枝叶间相互进行着窃窃私语,那是大自然的和谐乐曲。这一切自然的和谐,就如那广袤无边的汪洋大海,在平时,风平浪静间,也有一种自然的神威,虽然好不露声色,但是,你站在它的面前,俨然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威力。这里的静,不是一种死寂,而是一种浩瀚,是一种厚积等待着薄发。那几声鸟儿悦耳的鸣叫,在学生正在上课时刻,整个校园一片肃静,简直听不见一点声响的片刻,这一声声清亮的啼鸣,让天空更加的响亮和和悦。带给你的,绝对是你心灵与精神之海的涟漪,而这一层层的心海涟漪,不久就带动了你心魂间的那片沉寂的精神之海,开始海浪翻腾。深处在这自然的有限也无限的时刻,由于山林的空寂,树木的遮蔽,鸟儿的啼鸣,还有蓝天白云的飘逸舒展,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广袤。真真切切地让你沉浸在那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幽深境地,也让人想起诗人“万籁此都寂,但余鸟啼鸣”的诗意。这是大自然这位伟大的诗人给我们凡夫俗子的天赐之音。
有树就有鸟,正如有水就有故事一样。鸟是树的知音,而水是人的母亲。而这一切,都是在苍穹的怀抱,被天地之间滋养着的婴儿,天地之间的人,无论这一族群多么伟大与神性,始终离不开天地自然的孕育。
伟大的人类,实在应该感谢天,也感谢地。我们不应该以抗拒的情绪去面对自然,而是始终以和睦相处和谐相爱生生不息的情怀相互拥抱。
当你举目远眺,那沧桑树木的上空,是那晴空,偌大的一片,几乎全是纯蓝的一大块,蓝得那么可爱,那么清纯,可以净化你从世俗熏染带来的一切杂质和污垢。当你认真地久久伫立凝视着这片蓝天碧海,它也一定会通过你的眼眸伸进你的心间,感染你精神的那片汪洋,那种精神的狂欢,胜似碧海苍天,那种心宇间的浩瀚无垠,磅礴气势,即便你从来没有见过自然直汪洋大海,也被它的这种广袤、渺远以及气势所濡染,及其你的一种“心事浩渺连广宇”的思绪。这不得不让你想到曹操的《观沧海》里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种心神的激荡,那种心事的浩渺,那种雄心壮志,那种激扬文字,那种壮志凌云,那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激昂,在一刻,被蓝天的广袤与凝视,与苍穹的心神相遇,被它无形间激发了你精神的昂扬,心海的磅礴。世界之大,此刻都藏于一心,好似再也没有了什么不可抵达与攀爬。
那蓝天碧海中,偶尔有白云的漂泊,变化不定,也逐渐淡化隐去。也有飞机轰鸣着穿梭而过,在目之所及间,渐行渐远,逐渐淡出你的视野。这一切,都牵引着你的思绪,带着你向那从未见过的远方漫游。那里有你的心魂与精神的一片汪洋大海,那里存在着一切渺远浩瀚的一切可能。
静寂的自然,空灵的蓝天,敲醒你心海波澜的自然之语,那里,藏着开启你心灵与精神灵魂的那片大海的密钥,期待着你的凝神静气,用心眼与灵魂去与之心领神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