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一行回来兴福的里也刚刚炖熟,兴福把鸡端进东厢房二话没说就出来了,没有像往常那样给他们拿酒。这是他和凤英商量好的,这样做就是想试探一下这帮人的底线,看看他们究竟不要脸到什么程度。果然,不一会儿胖子又在喊兴福过去。
“老王,拿酒啊,吃肉不喝酒怎么能行?”兴福一进门胖子就直嚷嚷。
“哥几个,差不多就行了,你们这样我实在伺候不起了。”兴福苦着脸说。
“这就受不了了,偷东西的时候就没想想后果?”瘦高个一脸戏谑地说道。
“我……”兴福一时无语。
“老王,你不要把这件事当成负担。”小胡子又发话了,他说,“我们之所以这几天没来就是考虑到你的感受,以后也不可能常来,偶尔来一次就是想改善一下生活。当然了,我们也不会白吃白喝,你做的一切我心里有数。”
小胡子这一番话看似通情达理,仔细思量又有软硬兼施的意思,兴福对此无可辩驳,只好把仅有的两瓶酒拿了出来……
之后的日子里正如小胡子所说,他们隔几天就回来一次。每次来之前都会打电话,每次打电话都以不容商量的语气吩咐兴福晚饭该做什么。目前为止三个月过去了,他们吃了兴福的十二只鸡,三只羊,今天来之前又让兴福买了几斤牛肉,还埋怨他做饭不变花样。
三个月以来,兴福想过很多办法。他想过报警,可警察来了又能怎样,人家没有敲诈也没有勒索,吃吃喝喝的事谁能说犯了哪条王法。他也想过让弟弟找几个年轻人来吓唬一下,又怕一旦闹起来不好收场。请村干部来调节似乎也不太合适,能不能解决问题先不说,到头来搞得人尽皆知在人面前抬不起头……这时候凤英想到了九爷。
九爷是个老党员,他做事公正公道,在村子里有很高的威望。村子里婚丧嫁娶的事都由他来主持,邻里纠纷婆媳矛盾在他的调解下都一一化解。更重要的是九爷不传闲话,他对调解家庭矛盾的过程守口如瓶,从来不把别人的隐私拿来当笑料。
兴福和凤英商量好了,今天晚上刮着大风,天又这么冷,人们窝在屋里很少出门,趁天黑偷偷请九爷过来……兴福把红烧牛肉端进东厢房就出了门,他想尽快去找九爷,怕胖子他们喝多了酒不把九爷的话当回事。
兴福原本信心满满,到了九爷家门口又有些犹豫,见了九爷怎么开口呢?总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啊,可九爷家并不是他一个人,人心隔肚皮,谁能保证哪一张嘴不把这事说给第二个人……在九爷家门口徘徊了一个多小时,兴福最终还是回了家。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凤英听,凤英一时也没了主张。
东厢房里猜拳行令还在继续。关了灯两人都没有说话,兴福凝望着黑黢黢的屋顶,在想着,这样的煎熬啥时候才是个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