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前,在朋友圈小心翼翼地立了个flag:日更30天。到今天,不,确切地说是昨天,写满了100天。有什么收获?我猜想,我那寥寥无几的读者里,一定也有想要写作的人,但一直没有开始的勇气,他们可能需要一些励志的、亢奋的故事,给自己的油箱加满能量,然后借助一丝冲动,就此提笔、开始。
但点开这篇文章可能会让他们失望,因为,没有任何可以给人以激励的故事,诸如“日更100天,我开始下笔如有神”、“日更100天,我更有动力了”…没有,日更100天,与其说给我带来了收获或惊喜,毋宁换个更贴切的词:打击。
对,接近100天的这些天里,我写的比任何时候都艰难:没有任何素材、没有任何思考,脑袋里挤不出半个字。
而在此之前,我几乎很少为素材发愁,每天发生的一点小事,都足以让我有所感悟,洋洋洒洒啰嗦千字;偶尔见到的一个新观点,都足以让我产生新的思考,轻轻松松发挥百字。
可就在这接近100天的当口,我发现,我把所有可写的都写完了,一瞬间,我意识到自己的米缸空了,过去,米缸尚有余粮,可以时不时焖一锅饭出来,后来,改为焖一碗米,再后来,只能用零星的米来熬些粥。当我只能焖一碗米的时候,我居然愚钝地以为是自己饭量下降,丝毫没意识到米缸正在发出即将告罄的讯号,于是,从未想过要想办法去弄些米回来…
米缸告罄暂且不说,更为打击的是在自己身上又体验了一次“乌比冈湖效应”。
乌比冈湖效应是指,人很容易陷入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象,很容易认为自己的某项能力处于平均水平之上。
之前一直认为自己思考能力还不错,不仅处于平均水平之上,甚至还能处于前10%。可这两天才发现,也是因为看到了一些同样在日更的战友的文章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那点思考力根本不值一提,甚至,这两天,这些思考力也已经用光了。
即便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而我,既无米,又无娴熟的技艺,雪上加霜。
日更100天,我第一次遇见了这个真实的自己,也第一次清晰地感知到了自己的真实处境。
真实固然可贵,可令人挫败的真实并不讨喜,我甚至会冒出“如果没有日更100天这个动作就好了,那我一直都会处于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象里”的念头,我也会因此沮丧、神伤一番“为什么自己的米缸里没有米,而别人都米缸充盈”…
情绪总要有个宣泄和出口,我心平气和地听完了自己所有的吐槽。
所有的现状都是过去的积累。
所有的现状都是过去的积累。米缸空空,只是因为自己过去头脑简单、意识落后,所以落到行动上,从未想过要去积累,于是,现状只能这个样子,那,抱怨或哀怨,有什么用吗?再哀怨,也没有任何办法回到过去,去选择重新来过。
同理,未来是现在的积累。
未来居然是我可以把握的。只要我就此开始认真去积累,去积累、再积累,那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我只希望,下一个100天、1000天或更多天,我的米缸里余粮充盈,我也技艺娴熟,可以焖出一锅好饭。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日更100天,没有热血励志的故事,只有一个让人有些沮丧的真相。可对于我们,每一个想要真正的成长的人,还有什么比真实、真相更重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