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前电话约了个初中女生,电话中孩子妈妈很是着急,说孩子偏科,数学几乎没考及格过,还不合群,被北大六院诊断为患“孤独症谱系”,服用了改善注意力的药物,孩子上课注意力是有改善,但家长关注的“偏科”“不合群”“和其他学生不一样”却是没有什么改变。被人推荐来做做“训练”。详细询问了各项检查结果和日常表现后,我脑子中开始勾画这个学生的样子,猜测着这是个怎样的孩子,我又该如何才能帮的到她?

如约而至的母女俩让我有点懵了一下,单单是外观上真的是和想的有很大差别呢,清秀大方衣着得体时尚的妈妈;粉嫩微胖小脸晃着马尾辫一身干净校服女生,怎么也和“孤独症”联系不起来。当然,这只是表相,我不能被表相所迷惑,心里告诫自己。
“我可以在哪些方面帮的到你?”当我一开口说出这话,女孩就开始说起来:我想提升成绩,我不想在班里考倒数,这样很没面子很不好……呼呼地一番话就开始了。我有点好奇“真的是孤独症吗,这话可够多的,交流起来一点都没问题啊”。
说着问着,妈妈开始补充一些询问,然后说“她可喜欢画画了,画的很好”,这下了不得了,女孩一下子就低下头,转过身体,不看妈妈也不说话了,对于我要求的画画也不理睬了。原来她不喜欢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别人,尤其是通过妈妈。好在妈妈“知道错了”主动要求到外面去等着,把时间和空间留给了我和女孩。

还好经过沟通女孩开始画起我要求的“房树人”,这也是迄今为止在诊室我所见过的一幅特殊的“房树人”。
女孩根据这副画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小明被妈妈逼着写作业,考了98分还被妈妈说“怎么没考100”,甚至拿着鞭子逼着做各种作业。然后忽闪着大眼睛问我:你觉得妈妈这样做对吗?你觉得妈妈为什么这么做?……
好厉害的小女生,一个个问题问的很犀利,还非要我给个明确的答案。可是一会儿不听我说完又开始给我讲“法制故事”,依然是问“你觉得这样对吗?为什么会是这样?”并且很专注于自己的故事里,并且没有眼神的交流,也不在乎我回答的结果,一会儿又自顾自地开始讲下一个故事……
我心里开始有了判断,还真的是和“孤独症谱系”相关呢,不过还好的是还能进行引导交流。提起她想要的“提升学习”,当然是数学,人家英语能考100多分呢,我要给她暗示感受性测试,这菇娘反复说“套路套路,这都是忽悠人的套路吧,我可不想被套路住…”,看,人家警惕性还是蛮高滴!好在最后能达成一致:下周继续来训练。

第二周的预约女孩按时达到,又开始给我讲“法制故事、虚构故事、班级故事”,同样的还是追问“他们这样做对吗?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还会讲爸爸妈妈和老师的看法,这次不错的是可以跟着我的引导看到除了“对错”之外还有其他的“解”。并且顺利地做了个催眠小流程,当然整个过程眼睛睁的大大滴,可不能闭上哦。
第三周,依然是按时来访,室内温度高让她脱掉外套时说“不行,我可不想暴露学生的身份”。依然从讲故事开始,她的故事都是老师体罚学生、父母虐待孩子、父母要求姐姐或哥哥让着弟弟妹妹,弟弟妹妹犯了错也要怪罪哥哥姐姐为主,自己也会说“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除了认真听她讲故事外,更多的我是好奇她为什么关注这样的故事?问及在家的表现以及父母对她的态度,她却回答说“妈妈对她最好,相比弟弟更偏爱自己”。但是分不清爷爷奶奶对自己好不好,也不清楚爸爸是不是爱自己,甚至说不清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
第四周的来访依然很守时,一进来就主动脱掉外套,并且告诉我:这个训练的确有效,因为她的成绩提升了。我好奇地问:是吗?什么成绩提升了呢?姑娘开心地笑着说:数学啊,这次考了50多,还真能提成绩。然后我成绩提升了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来了……要知道数学这个50多分可是姑娘初中以来的最好成绩呢。这一次聊起在学校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数了数几个可以一起玩的同学,发现相处起来好像更开心了,没有发生“校园霸凌呢”。讲故事的过程中也可以看着我的眼睛了,对于提问也能及时回答了……

其实我做的就是“积极关注”,“关注正向”,找到她的任何的“闪光点”告诉她,让她自己也知道、看到,并且让她明确知道我对这些“闪光点”的赞赏,然后就是二十分钟的催眠流程。神奇地是在催眠流程中她可以有很深入的体验了,甚至告诉我说:手臂麻麻地,身体轻飘飘地,好像飘起来了。而情绪状态评分也从开始的2分到10分啦!
我不清楚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个孩子会变成怎么样,但清楚的是她一定会有变化!愿一切美好降临在她的身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