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一的早上7:40会员约了上课,我没有拒绝。周日晚上我就给多多做思想工作,今晚咱们早点睡呀,本来早上是8点去学校,明天妈妈一早要工作,所以你只能早点起床,少睡一会,7:30到校啦。多多那沉静的眼神看了下我,思索了一会也只能答应,好吧,妈妈。
腊月初七的十堰早已是深冬,早上气温挺低的,早上出门不光冻手冻脚,脸被风吹的有点刺痛,第二天7:15我就把正在暖暖的被窝中熟睡的多多叫醒,她眼睛都没睁开,️闭着眼睛我给她穿衣服,有时候她也自己穿。平常天冷了7:45才起床的。幸亏多多没有起床气,起床不带情绪的感觉,妈妈们简直不要太幸福,一点不耗能量,不影响清晨的情绪。衣裤穿好后、给她洗脸喝一杯提前晾好的温开水,背着书包,早晚的冷空气温差是真大,我给她带好帽子,拉着她的手边走边跟她说,今天去的太早了才7:30估计幼儿园刚开门,教室开窗吹了一夜,教室肯定有点凉、你一个人去教室了先别脱帽子,如果你一个去了有点无聊,你就看看书玩玩具啊。多多说知道了。
腊月初七早上7:30准时到学校门口
几分钟时间,说话功夫一眨眼便走到学校门口,平常的上学日偶尔有些抵触小情绪的多多今早格外不同,走到门口转个身挥挥手妈妈拜拜,没有再说多余的话,我反而有点诧异。见保安打开铁门,小小的身影一个人慢慢走近学校操场,我赶紧跑去教室上课,早上7:40私教,8:50团课,我也来不及想 小朋友去早了会不会适应冷不冷等,我想只要踏进学校大门,老师起码会引导她的吧,再说幼儿园整整三年也就这一次这么早到,应该不会对老师们的工作有任何影响。
后来的某天,我想测试一下满5岁的多多到底能否一个人独处,我去上课,专程留她一个人在家,不放电视,不看动画,她一个人能待多久?第一次一个半小时,第二次两个小时。她一个人在客厅和她的奥特曼,爱沙公主,百宝箱,她的各种布娃娃对话,角色扮演等,客厅就是她的游乐场,各种玩具齐上阵。玩腻了就换其它的玩具,她的玩具是真的特别的多,一个星期买3样。再玩腻了就画画,看图书。基本上等我开门回家时她还在和她的“小伙伴们”玩耍。从她的神情言行中,完全看不到她期待有大人回家陪她的感觉。每次我回家时,她还沉浸在自己的游戏玩耍世界里。没有像两三岁时听到开门声就期待往门口跑,这好像就是我要的结果。如果她太依赖大人,一直往门口看,着急的看大人几点回来,我反而不放心把她一个人放家中。
把才5岁的小朋友一个人放家里,时间上可以慢慢叠加,第一次半小时,第二次一小时,等她慢慢适应了再加长时间。计划好吃饭喝水等问题,也一定要提前排除家中的安全隐患,比如开水瓶,卧室卫生间的门 千万不能被风刮 突然被锁上,窗户扣上,窗边不要放高凳子或桌子,是否有重物放在高处,防止她突发奇想去翻倒了等等,在出门前我都会仔细检查一遍又一遍,注意事项嘱咐一次又一次的,等她听懂了,我问她答,她完全明白了,我才安心的出门上班。
庆幸的是小多多还挺配合我的工作,独处能力比较强,给她个新玩具能研究半小时,完全陷入她自己的领域,不能喊她,不能打断她,老人在家的时候时常会破坏这份专注力,她正在做手工彩泥会被无数次的终止。最后她吼道不要打搅我,烦不烦……经过我几次与老人的交谈,(不要破环她的世界,别打断她手头正在做的事情)老人:啥 专注力,有啥好做的……不过 最终她们还是理解一点,任何时候只要孩子自己玩自己的就别去喊她,别搞破坏。
再回到多多一个人在家没有动画吸引她的这件事本身,动画她也会看,基本都是我在家时她看,我不在家两小时,时间太长了,我担心动画一看两小时眼睛受不了,小朋友很难做到动画放着去玩别的吧,所幸我就不放动画也挺好的,慢慢的她也适应了。
有朋友问我,两小时,才满的5岁,你也真放心,胆子大。不是我胆子大,我也是经过不断的观察,才发觉这个小多多的确是偏安静专注自我型的。比如 在家里我做家务,她做她自己的事情,我们能个忙各的一小时互不打扰。中班时给她报了画画班,不是为了让她学习美术,只想着练下专注力,后来惊觉没必要,完全没必要了,对于这种性格的小孩如果不走美术路线,坐那干嘛呢?她本身就够专注的呀~现在反而我希望她多做些动的事情,比如爬山。
基于最近的情况,我渐渐明白了其实小孩不需要妈妈十二小时在身边,各种所谓的陪伴。反而大人适当合理的,安全的慢慢退出,对于小孩的自理动手动脑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大人在小孩第一时间肯定依赖大人有靠山,大人不在身边她一定会想这个事该怎么做呢,建立思维的开发。
妈妈的作用是4岁前的尽量多陪伴,建立足够的安全信任感,4-5岁后,妈妈务必要保证自己的能量,时不时给自己充充电,找到兴趣所在,对啥都不感兴趣就去培养。去化解工作生活琐碎带来的负面情绪,你一定要相信负面引来负面,正向引来正向。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情绪饱满稳定遇事不慌,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妈妈。爸爸妈妈是孩子第一个老师,一言一行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爸爸妈妈也是孩子小时候最值得信任的人,妈妈是遇到困难时,积极乐观的还是消极抱怨的,你的孩子能感知到。妈妈解决问题的态度,低谷时期的反弹力,对未知生活是带着希望充满的向往,还是懦弱退缩,不用说出来,将来你的孩子就是你的翻版。
难道爸爸妈妈就不能抱怨,不能有负面情绪了吗?家 就是最放松的地方。当然可以有,爸妈可以有坏情绪。但不能把你的坏脾气老板批评你 工作不顺心,钱难赚 今天在外面受气了等,这些跟孩子有什么关系,回家孩子和你亲近,你对她不耐烦的回应,反常的态度吓到她。不能把坏情绪转移到一个比起自己,弱小太多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身上……这也是我今年亲身经历体会到的。
永远相信父母是因,孩子是果。感谢我的小多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