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书单
40岁之前,一定要读完的9本书

40岁之前,一定要读完的9本书

作者: 精读君 | 来源:发表于2018-07-05 11:33 被阅读139次

孔子说:“四十而不惑”。这不惑,应该是清醒,是明白,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

但是否每个人到了40岁,都能自然达到这一境界呢?答案显然是不能。

40岁之前,是人生的储蓄时期,在这些时期的所得,也将决定你40岁的状态。

而阅读,是人生最佳的储蓄。今天推荐的以下9本书,希望能帮你在40岁时,达到不惑。

1

认识自我

40岁,是人生的一个段落。假设人的平均寿命是八十岁,四十岁刚好站在人生的折返点。在这样一个人生的关键节点,你该学会真正认识自我。

本书看点:

◎《刀锋》是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和剧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力作。

◎小说写一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在军队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人平时是一个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在一次遭遇战中,因趋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拉里开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转变……

◎文字如犀利的刀锋,闪电般划过混沌的暗夜,将物质与思想世界的边界照得雪亮,剥离出人生千疮百孔的本质:既欣喜又悲伤,既崇高又堕落。——豆瓣读友艾小柯

本书看点:

◎作者克里希那穆提,印度著名哲学家,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

◎身为人最为可贵的,莫过于拥有自有意识。本书中,彻底讨论了如何从内在及外在的所有束缚中解脱,发掘内在的力量改变自己,改变生活。

◎认识自我很重要,你必须成为自己的导师与徒弟。如果你内心找不着北了,强烈推荐这本书。

本书看点:

◎《出版者周刊》曾这样评论该书:“这是一部罕见的心理学杰作,早在1983年,它便成为有口皆碑的超级畅销读物。”

◎作者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该书曾在美国最著名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二十年。

2

认识世界

40岁,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年龄。你应该对自己生存的世界有更多的认识,拓展自己的认知。当你获取的知识越来越多,你会发现世界其实有很多面。为了让自己从更多角度认识世界,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来充实自己。

本书看点:

◎本书不只是简单的历史读物,它探讨了进化人类所扮演的角色,从“认知革命”贯穿到“帝国”和“全球化”,将科学和历史编织在一起,从全新的角度阐述地球上现代人的进化历史。

◎本书将带你从完全不一样的视角重看历史,作者笔下的历史,在科学中有深沉的人文关怀。

◎它引领我们回顾过去以预测将来,包括人类继续进化将如何影响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的世界。

本书看点:

◎本书作者高铭的本职工作是影视策划,他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公安部等神秘机构,和数百名“非常态人类”直接接触后,以访谈形式记录了生活在社会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的所思所想。

◎本书虽然是一些对疯子的采访录,但是这些所谓的疯子们的一些观点惊人惊奇,或许能让你得到对自己世界观的一种启迪和思考。

◎当你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看待精神病人这个群体时,“精神病人”也在审视着我们“正常人”这个群体。读完本书后,你会发现,天才和疯子或许真的只有一线之隔。

本书看点:

◎本书是一部完全由西方学者撰写的中国历史,沿袭西方汉学研究一贯坚持的严谨作风,广泛引用文献材料,注重文献的辨伪和考订。

◎由于东西历史文化的差异,该书在许多历史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质疑,也许有的问题,是我们早已习以为常而从没有考虑过的。

◎所有这些来自于另外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东西,必将极大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和开阔我们的视野。

3

学会思考

生活中有很多人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认为似乎没什么用。但哲学不是叫人信仰它的结论,而是要你思考。生活中,有哲学的精神可以优化人的思维方式、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得人能够不断超越自己。

本书看点:

◎作者叔本华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

◎这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极为接近,它教导人们如何才能享有一个幸福的生活。

◎尼采这么评价:在读完叔本华书的前几页以后,就知道得很清楚,我将要把他写的所有东西都读完;他所说的每一个字我都要听。

本书看点:

◎作者罗伯特·所罗门,世界著名的哲学教师和讲演者。

◎读者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哲学史上的一些最重要的观点,而且很可能会对许多问题重新进行审视,真正享受到思考的乐趣。

◎“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非常好地解决了哲学与生活现景的联系问题,而不是论证唯物辨证的绝对权威性。我们要的哲学,不是做学问,是认识如何活着以及活着的意义。” ——豆瓣读友

本书看点:

◎冯友兰所著,奠定了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基本框架,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哲学史名著。

◎20万字的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

◎此书虽讲哲学史,但充满了人文关怀,读此书对培养健全客观的人格极为有利。

相关文章

  • 40岁之前,一定要读完的9本书

    孔子说:“四十而不惑”。这不惑,应该是清醒,是明白,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 但是否每个人到了40岁,都能自然达到...

  • 19-02-周阿美晨间日记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人一定要有梦想,一定要写晨间日记!

  • 这样读书就够了——第二章  这样读书就够了

    成人读书有成人读书的特点,成人读书不一定要只字只句读完,不一定非得把整本书读完,不一定要把握一本书的脉落,不一定要...

  • 遇见他和他的书

    每读一本书之前我就想读完一定要为这本书写点什么,也不枉我们相识一场,可至今我也就只为俩本书写过而已,可是写完我自己...

  • 毕飞宇的《推拿》读后感

    我很少写读后感,其实也不大会写。之前总以为读后感一定要读完以后收获了什么道理,也就是读完一本书学到了什么,而现实确...

  • 读《活着》之后,我后悔了

    抱着好奇的心情,我读完了《活着》,之前看到各种app都在推荐余华的这本书,说这是人这一生中一定要读的一本书。可是,...

  •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读书心得-83

    通过阅读这本书,发现自己读书存在以下问题: 1、认为读完书本的每个字才算读过这本书 如何算是读完一本书?一定要每个...

  • 《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

    今天读完了《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作者是:罗伯特·清崎。 读完这本书,我脑子里建立了一个非常深刻的信念,就是一定要...

  • 读《断舍离》有感

    2018年9月6号开始读《断舍离》这本书,预计20天读完,实际9月28日读完,比预计时间多用了2天。 在读这本书之...

  • 孩子燃起青豆的人生

    阅读完《1Q84》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按我往常的习惯,每读完一本书,一定要写点自己的感受。可读完这本书,我迟迟没有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0岁之前,一定要读完的9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nq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