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庄子眼中的真人,有四层境界,一层比一层高深

庄子眼中的真人,有四层境界,一层比一层高深

作者: 抱朴讲堂泽溪 | 来源:发表于2021-04-03 12:28 被阅读0次

庄子不喜谈仁义,人生的悲欢离合,在他眼中仅仅是“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他认为真正的得道者,应懂得“死生存亡之一体”,懂得“天人合一”

在《大宗师》中,庄子为我们刻画了一位水火不伤,无梦无忧,超生死,通四时,几近神仙的“真人”。庄子倾注了诸多笔墨,从四个层面对“真人”的特征和内涵进行了详细的描绘。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眞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古之眞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首先,真人与世无争,武功超绝。

真人不倚重凌寡,不突出自己,不自恃成功,不刻意用心机去谋虑事情,完全按自己的嗜好、兴趣过日子,世俗的标准不是他要追求的,他只是做他自己,“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他懂得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气功练得超好,甚至有特异功能,身心与天地大宇宙贯通,超乎人为,即使登凌绝顶、出入水火也能泰然处之,几乎是要成神仙的人。

真人的第二个特征是天真朴实,无欲无忧。

真人与人相处没有世俗的好胜心、比较心,因而也就没有世俗的好恶与烦恼,寝食皆安。这一点与儒家迥然不同,真正的儒者有天下的忧患意识,“君子无一朝之患,而有终身之忧。”

真人没有这样的忧虑,“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因为无欲无求。真人吃东西不求甘美,呼吸时气息深沉,身体拥有特殊的能力。

而那些身处体制中的人,内心有太多欲望,不同程度会改变自己、扭曲自己、附会世俗,就活得不自在,如此者天机就浅了。

真人的第三个特征是勘破了生死,洞悉宇宙和人生的本原。

在真人看来,生命只是气的流动,随顺生命的轨道运行,自然地生活,使得所有人生活在自然的状态,成为自己的样子,而不是按照别人设定的标准生活。是故出生不欣喜,入死不拒绝,无拘无束地去,无拘无束地来。

真人的第四个特征是随物而应,与道合一。

他的内心忘掉了一切,一喜一怒如同四时运行一样自然,内在的自然与外在的自然合一,对于任何事物都适宜而无法测知他的底蕴,他回归到自己生命最初的样态。

相关文章

  • 庄子眼中的真人,有四层境界,一层比一层高深

    庄子不喜谈仁义,人生的悲欢离合,在他眼中仅仅是“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他认为真正的得道者,应懂得“死生存亡之...

  • 庄子智慧

    庄子的智慧中,不为物所累,是人生的第一层境界。 不为别人的评价所累,是人生的第二层境界。 庄子的智慧中,人生的第三...

  • 一层境界一层天梯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很多小说里面讲的这些境界都是越来越极端化,比如说,越来越无情啊,越来越暴躁啊,越来越淡漠啊...

  • 庄子眼中的真人

    庄子不喜谈仁义,人生的悲欢离合,在他眼中仅仅是“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他认为真正的得道者,应懂得“死生存亡之...

  • 庄子人生智慧

    浮于表面都是风光,沉下心来自有答案。 庄子的智慧中,不为物所累,是人生的第一层境界。 庄子的智慧中,不为别人的评价...

  • 《道德经》中的“圣人”出现了32次,他们是一群怎样境界的人呢?

    文|无缺 境界,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练功的人有“一层功夫一层境界”的说法,不到...

  • 2019-07-29

    境界 天有层层,一层天是一种境界,不在其位就不知其内。 ​​​​

  • 古玩鉴定口诀

    古玩鉴定口诀 收藏三境界 一好二迷三钻研,一层境界一层天, 收藏如破迷魂阵,闯过迷雾见真颜。 青铜器 手轻声木有土...

  • 庄子外篇的3点总结——跟着杜保瑞教授学《庄子》

    庄子外篇的课程已经全部讲完了,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总结: 第一层面刚开始作者就高举境界,主张自然、人性淳朴,不需...

  • 认知的九重境界

    认知的九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眼中的真人,有四层境界,一层比一层高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fh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