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绍兴市初中语文考试命题技术研讨活动(三)
3月20日下午,是跟着我们可亲可爱的越城区教研员刘春文老师在诸暨海亮之行的最后一个半天。本次绍兴市初中语文考试命题技术研讨活动进入尾声,报告厅内春和景明,学术气息浓厚,最后两位重量级大咖的讲座,更是让来参加中考研讨的一众老师,如沐春风,如获至宝。
研讨活动共分两场,第一场是柯桥区语文教研员徐忠祥老师给全市初三语文教师带来《2018年绍兴中考语文试卷阅卷反馈报告》的讲座,第二场是绍兴市语文教研员赵卓青老师就今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从“情景、综合、传统、创新”四个方面对变动情况进行逐点解读。
第一场
柯桥区教研员徐忠祥老师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开篇,首先对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分析,从得分率和对作文得分的影响程度入手,着重指出书写对作文阅卷的影响较大,希望语文老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并提出具体易操作的建议,比如建议教师每天让学生在仿真方格上练字5分钟,既节约时间,又能做到熟能生巧,教师进行反馈纠偏。
接着,从基础积累知识入手,分析每题得分率,以《说明》为标准分析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一些字音字形的错误以及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然后就如何减少这些错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抓紧课后词语书写,注意收集整理易错字,在训练中培养“析行”意识,语境意识等。针对古诗填空和文言词语注释错误,徐老师也提出了相应对策,既符合学情又容易操作。例如,古诗积累需要理解,完整记忆,注重书写,不要串诗。背诵之前,学生能养成“先理解,后背诵”习惯,教师也应有一定的补充理解,以帮助理解诗意。对于文言注释答题,应夯实课内文言基础,重读课文,加强语境意识,增加复习思维含量,切实提升文言文的敏感度。整理出《考试说明》中160个常用字意义和用法,慢读课文。重点提醒,这是基础部分不能失分。
第三,阅读作为中考的重头戏,徐老师也重点进行分析以及提出对策和建议。学生普遍存在审题不仔细,忽视题干中关键信息,书写不正确,阅读印象模糊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对策如下,有限的时间中,复习整理名著的核心内容,主要的关键情节点,作品意义和情感倾向,同时也要知晓并掌握整本书的阅读技巧,所有题目只有在了解作者意图下答题。并注重精细化阅读训练,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综合能力,注重答题思路的点拨和答题方法的指导,学会“分点”表述,但也不能“套路”太深。通过训练获得学习体验,并强化这种体验,使之成为自动化的行为。促进知识能力转化过程:理解——掌握——运用——巩固。
最后,是作文板块,存在理由分散,集中度不高;未理解考题要求等错误,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徐老师提出了一个达到“双赢”的建议,即“出卷者心中有考生,学生心中有阅卷者,与人为善。”。
这些建议对一线老师在中考复习中确实有很大的帮助,整个讲座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精彩纷呈,笑声不断,受益匪浅,启发我们在平时的初三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要着眼学生书写等基础细节,从而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最终达到“双赢”。
第二场
接着绍兴市教研员赵卓青老师就今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从“情景、综合、传统、创新”四个方面对变动情况进行逐点解读。强调今年中考语文将以“情景任务”作为试题的主要载体,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主要导向,强调运用的语言材料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试题的形式会有所创新。
具体命题要遵循如下原则:
1.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的主要载体,设置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2.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主要导向,通过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考查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减少针対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的简单、碎片化试題,倡导国绕情境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综合性问题或任务。
3.选用的语言材料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特点。要重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的选用,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养料
4.试题形式要创新,可设置供学生选择的同质性试题;多设置开放性试新的应试模式。
5.坚持试题自创。题量适当,难度控制在0.70—0.75之间。制订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
表现在考试说明上的试题示例就是:
(一)积累
1.删除课内文言文字词积累题;
2.将“名著阅读”调整到“二、阅读”;
3.新增田字格书写、错別字改正、“具体情境中运用古诗文名句”。
(二)阅读
1.“名著阅读”:新增3道题型示例;
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删掉1个题型示例;
3.“课外古诗词鉴赏”由2单篇题型示例变为1对比鉴赏+1单篇鉴赏;
4.新增“文言文知识理解运用”衔接排序题型示例。
(三)写作
新增1道“综合语言运用”题型示例,将写作语言运用融为一体。
特别喜欢克鲁普斯卡娅说的一句“如果教师能对学科进行热心的研究,那么他们就能使自己的学生对这门学科发生兴趣。” 这部分内容非常丰富,强烈建议各位仔细阅读《考试说明》。
中考是每个孩子初中青春里最盛大的仪式,而中考命题研讨是教师团队热烈的思维的碰撞。最后附上打油诗一首:复习道路千万条,《考试说明》第一条!《考试说明》不读透,中考师生两行泪。(撰稿:屠晓妍 罗芳)
好书推荐
附上购书链接:
七年级:http://www.bookschina.com/7803078.htm
八年级:http://www.bookschina.com/7886071.htm
九年级:http://www.bookschina.com/7847575.htm
教师用书:http://product.dangdang.com/26445708.html#ddclick_reco_reco_relate
喜欢关注我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