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好奇心与人的快乐与烦恼
有史以来,人类一直在自由地思考着“物质世界”和“心灵世界”。
一方面,人类受自然知性的驱使,凡事希望找到确切的答案,尤其希望弄明白什么是人生的意义,如何建立稳定的社会生活秩序;希望确立近乎真理的“世界观和生活观”。
另一方面,现实的社会生活充满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让人们一次又一次体验到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体验到无奈、困惑和痛苦。
在罗素那里,哲学是理解一个社会文明的钥匙,然而它既不是科学,也不是神学。科学和神学不同于哲学,各有自己的范畴和机能。一切确切的知识都属于科学的范畴,一切超乎确切知识的教条都属于神学的范畴。
科学的目的是要探索一切未知的新知识,然而在人类心灵深处感到困惑的问题,几乎科学都回答不了。神学的目的是要建立基于传统和启示的社会信仰,然而,所有神学认定的确切答案和权威信条,都将受到科学的重新审视或检验,并一再受到科学及其科学知识的挑战。
世界上的三大哲学文明,欧洲、中国与印度都各有特色。欧洲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见长,发展了惊人的物理世界的科学。中国擅长探讨人际间的社会关系,发展了和平的历史与优雅的文化,却遭逢现代化的困境。印度长于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在自我深层意识的理解与表达方面,发展了无与伦比知识,同样面临现代科技进步的挑战。
在神学和科学之间不确定的知识领域,需要哲学的思考。哲学上的系统思考,满足人们对不确定性未来做出合理解释的心理需要,引导人类展开社会实践,充满信心地走向未来。
——摘自 包政《管理学科的历史成因》
人类好奇心与人的快乐与烦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