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喜马拉雅买了刘雪枫的《世界著名古典音乐赏析》已经好久了,可是总没有时间好好去听,其实也不是没有时间听,而是我总是向自己的浮躁投降。写字的时候明明可以听,但我更愿意听听松本清张,听听江户川乱步和东野圭吾。
为了让自己静下心来听音乐,也是为了拓宽日更的内容,我想从这周开始,每周听一节课,每周写一篇听后感,就算是我的听课笔记吧。希望通过 120节课之后,我能从一个古典音乐的小白进化为稍稍了解古典音乐的爱好者。
主讲刘雪枫是一个著名的乐评人,他收藏超过10万张唱片,是古典音乐杂志《留声机》的中文版杂志主编。同时还是个历史学者,他毕业于北大历史系,甚至曾担任过党校老师一职。这样的经历讲音乐应该会比学院派更有趣吧。
第一节课是近代音乐之父巴赫的作品。巴赫出生于1685年,去世于1750年,活了65岁,在那个年代应该是长寿了。巴赫的姓氏在德语里是“小溪”的意思,贝多芬曾经有一句名言,说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德国的小溪特别多,所以热爱巴赫的人感觉在德国到处充满了音乐。巴赫在莱比锡度过了大半生,圣托马斯教堂安葬了巴赫的遗骨。现在有巴赫故居博物馆和巴赫纪念碑,巴赫像。
巴赫是巴洛克音乐的巨匠。巴洛克原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是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艺术盛行的时代,就称为巴洛克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便被称为巴洛克音乐。大概是1600-1750年左右。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是节奏跳跃、多旋律、复音和很浓的宗教色彩。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力度的变化。弦乐的音色能体现出巴洛克的特色。巴洛格时期的音乐代表人物有:巴赫、维瓦尔第和亨德尔。
《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乐章是一首快板卡农,主题由第一中提琴奏出,第二中提琴以慢半拍加入,演奏同一个旋律,这种方式就是卡农。卡农的原意是 规律。
好像已经接触了很多个专业词汇了,有点累啊,今天就写到这里吧!相信下次会好点。
不过现在再回过头去听《勃兰登堡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已经比刚才动听许多了,呵呵,果然还是需要接触,才能走近,才能喜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