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后随想

课后随想

作者: liulynn | 来源:发表于2017-04-26 15:20 被阅读14次

昨晚的亲子坊活动,我提出了两个话题。

一是,禁止孩子当面顶撞老师的问题。在学校,同学们之间难免发生矛盾,在老师处理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求青豆不能当面顶撞老师,先接受老师的处理意见,如果认为老师处理偏颇有问题,要课后找机会向老师以合适的方式表达或者向爸爸妈妈寻求帮助。这样要求是不是合理,孩子如果觉得委屈怎么办?

——对此,肖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这样家里多了两个老师,爸爸妈妈去哪里了呢?我是这样理解老师的意思:首先要跟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委屈和愤怒,再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委(这个时候,孩子自己的表述中可能只讲对自己有利的方面,最好跟老师沟通下他了解的情况),然后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指出孩子自己的责任,再教他几种类似的事情的处理方式。

二是,孩子的癖好影响到学习怎么处理的问题。就青豆喜欢手里捏滑溜东西的事情,我提出了这个疑问。我认为上课捏东西,容易分心,会影响听课效率;写作业时捏东西,容易走神,影响作业质量和效率。目前,我们要求青豆上课时,不间断记笔记以保证没机会捏,语文老师提了更好的建议,要求他上课捧着书本,认真听,该记录的时候再写。写作业时,要求他左手辅助,扶着作业本,从而避免有捏的可能。

——对此,家长们讨论很多,看来很多孩子有这种想象。只是有的因为年龄小的关系还没有影响到学习。严老师说了一个“过渡客体”的概念,说是孩子虽然年龄增大,但是精神上任然没有独立。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开始有独立意识,从与妈妈连在一起到成为独立的人,这中间就像隔了一个辽阔的荒原,需要要孩子独自一人穿越,这期间,孩子会从过渡客体中汲取慰藉、感受安全(青豆从捏揉丝巾,有的孩子从毛毯或者玩具娃娃等)。孩子依然依赖于这个客体,说明仍然处于穿越的过程中,未能行程独立的精神。对此的解决,严老师提出“界限”的概念。对于“界限”,我是这么理解的:妈妈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过多干涉孩子的事情,不代替孩子完成他应该独立处理的事情。但是,这个界限,在实际生活中改怎么拿捏分寸呢?比如,早晨起床,是喊一遍就随他去了,还是可以反复催促?吃饭,吃的少、挑食,要不要批评他?洗手,草草了事,要不要提醒?经常不想洗头,要不要强制去洗?作业,自己批改错误的地方没有批改出来,明显糊弄,要不要批评惩罚?关于如何把握界限的分寸,一直困扰着我,希望以后的课程中能得到老师具体的指导。

相关文章

  • 课后随想

    昨晚的亲子坊活动,我提出了两个话题。 一是,禁止孩子当面顶撞老师的问题。在学校,同学们之间难免发生矛盾,在老师处理...

  • 课后随想

    上堂课,从苏童《自行车之歌》开始讲成长中物品背后包含的记忆、经验和情感。就像张枣每次回国一趟,在箱子塞满鱼干、腊肉...

  • 课后随想

    今晚听了老师的精品小微课,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写作者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不要玻璃心,积极听取老师和同学的建议。一...

  • 课后随想

    今天下午,单位邀请了航模杨老师来交流。结束后听说杨老师还要去北航实验中学讲课,就跟着去蹭课。因为以前对中学生了解不...

  • 课后随想

    以专业的态度要求业余学习舞蹈的孩子们。 从体态,从动作,从表情,从情绪,从节奏,从风格……到感觉。 虽然有些还做得...

  • 课后随想

    间隔了近两个半月的时间今天又去听老师讲《管理效能》啦,但是上午并没有讲主课是讲了《管理365》新更新的课程设置及内...

  • 健身课后随想

    健身课后随想 written by:杨梅jillyang (原创第23篇) 咀嚼苦难 和歌頌爱情一样 都是文艺作品...

  • 今日课后随想

    尽管已从教多年,见识过各种虾兵蟹将,但还是修炼的不到家,达不到佛系老师应有的境界,今天差点被一个小丫头片子气倒在课...

  • 代课后随想

    刚才给初三某班代课,让我产生了些许的挫败感! 我没有办掌控局面,不能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和他们进行有效的的沟...

  • 课后小随想

    从前的我只知道一天天地度日,只知道径自地去等待所谓的机遇,却倏地忘记了:我一路读书求学,从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如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后随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vi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