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参加了鱼营的“舌尖上的鱼苗”,是一个美食征文活动。
我对美食的感觉其实没有那么强烈,让我区分哪个好吃可以,如果要说出更细致的口感,我不太能形容出来。但想着,正因为不擅长,正因为少写,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尝试一下,就参加了。
写出来的文章,很普通。我自己读的时候,都觉得,没有让人对文中的食物有特别想吃的欲望。对自己的文章能排上名次,不抱多少希望。
这个活动的评分规则,除了文章本身的评分以外,还有两个部分,一个是群里小伙伴的投票分数,一个是在朋友圈集赞的分数。
集赞的行为,是自己不太习惯做的事情,而因为对文章的名次也没有抱希望,我便由着自己待在舒适区里,并没有去集赞。
后面最终分数出来的时候,我才发现,如果加上集赞的分数,自己竟然也能排到前十名,始料未及。但因为自己没有去争取集赞分,轻易地放弃,导致名次排到倒数的位置。
名次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这个事情中我学到了:哪怕不带希望地去做,结果仍然是有可能失败,也有可能成功。但是如果做都不做,那么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02
“嗯,要是你真的有心要去,我们来谈谈你现在所持的态度。”
“我会尽力而为,我觉得应该要试试看。如果没成功,也没关系,我会坦然接受。”
这是《写出我心》里作者的老师,和作者一位打算进入音乐界的朋友,之间的对话。
尽力而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态度呀。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我们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实力,去把事情做好。
可是,这样真的就够了吗?
作者的老师是这么回答的:“这个态度是不对的。”
“仅仅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是做不好的。要抱着做到底的态度。要是有人把你打倒了,你得站起来。要是他们再一次打倒了你,你要再站起来。不管你被人打倒多少次,都得再站起来,这才是你应有的态度。”
因为,如果仅仅只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力去做,那么,我们永远也只是在原来的位置徘徊。
像一个平时最多能考到60分的学生,他如果只是说,我尽自己全力去做,那么,考到65分,就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但是,这样的成绩,并无法让他考到好的学校。
他不仅仅要和现在的自己比,他还要给自己设定一个超出当下能力值的目标,像考到100分,用那个目标来要求自己。只有那样,才能让自己获得巨大的成长。
因为,当下的自己或许不可能,但是未来的自己,却有无穷的可能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