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字桥是农历每月逢三、六、九赶闹子。梳子铺人勤劳惯了,赶完闹子还要早点回家干农活,所以天刚蒙蒙亮,他们就朝着闹子出发了。闹子上最先忙碌起来的当属卖肉的老板,案板上的鲜肉泛着诱人的光泽;一些卖早点的店面也早已热气腾腾,香气向远处飘散。
很快,赶闹的人群便从通村小道涌来。有人会买上三五个热气腾腾的包子,坐在摊位上慢慢吃;有人则会在肉摊前仔细挑选,砍上半斤猪里脊肉,然后让米粉店老板精心加工出一碗香气四溢的肉丝米粉。
闹子上的一角摆满了梳子铺人亲手制作的农具和生活用具。扎实耐用的毛竹簸箕;纯青篾打造的鳖箩、团箱;还有杉木脚盆、栗树锄头把、毛竹凉椅、旧竹畚箕……这些来自乡间的纯手工制品,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村气息。
水字桥的油炸粑粑堪称一绝,是每个赶闹子人都难以抗拒的美食。雪白的糯米团子被熟练地丢进滚烫的茶油里,瞬间便发出“滋滋”的声响,金黄色的气泡不断翻滚。不一会儿,糯米团子就变得金黄酥脆,出锅后趁热在芝麻堆里滚上一圈,芝麻的香气与糯米的香甜完美融合,香、糯、甜三味交织在一起,在舌尖上绽放出美妙的滋味,成为了水字桥闹子上最受欢迎的小吃。
如今,城里人也对农村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他们特别钟情于农村人养的土鸡、土鸭,以及山里的各种土特产。每到圩日,水字桥的街边便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车,仿佛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桥梁。
闹子上的土货总是格外抢手,很多时候,卖者还没走到闹子上,那些新鲜的土货就已经被早早等候的人们抢购一空。
每个季节,闹子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惊喜。惊蛰过后,土鸭蛋和土鸡蛋新鲜上市,带着春天的生机;雨水时节,野生鲶鱼在竹篓里活蹦乱跳,香椿芽散发着独特的清香;清明过后,小尖笋鲜嫩欲滴,野芹菜翠绿诱人;端午节时,小麻鸭嘎嘎叫着,成为了节日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到水字桥赶闹子,就像是一场与乡村生活的约会。人们在这里既能感受到热闹的氛围,又能品尝到地道的美食,还能买到心仪的土货。今又逢三、六、九,让我们一同去水字桥赶闹子,在这充满烟火气的闹子里,邂逅那份独特的乡村之美!
——文/愚溪蜜语
乙巳年四月十二于金花蒋家大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