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引自网络,侵删
今天看了一篇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讲《对死亡的思考》,其中有一句让人很触动。
You are already naked .There is no reason not to follow your heart .
看到评论区有人翻译到:你已孑然一生,何不跟随内心? 这个翻译是那么的恰好戳中人心。
我所理解的孑然一生有两种意思,无所牵绊,无可牵挂。
对于乔布斯,功成名就,虽然婚姻破裂但依然有人可惦念,有家可牵挂,人生不应当有太多的牵绊,最后唯一的牵绊就是死亡。
而对有些人,身边没有至亲,更没有朋友,是真正的孤家寡人,茕茕孑立,便没有什么可牵挂,两手空空来,最后也是两手空空去。
没有经历死亡, 一切不过是妄想,幻想。
还记得青春叛逆期,稍有不顺就会怒气冲冲的将轻生死亡说出口,以为只要自己死了,天下人就怕了,就在乎了,其实最终伤心的只有父母,生命逝去不过是宇宙间一粒尘埃而已。即使电视中将死亡演的多么可怕或悲伤,能共情到的眼泪没有几滴,可能最多的眼泪也给了泡沫剧那些唯美的生离死别。
年轻的时候,感觉不到死亡,更不会去想那个问题:如果明天是你最后一天,你将会怎么度过?“
待到年纪越大,发现越来越怕说出死亡两个字。
父辈们衰老的速度越来越快,当与母亲通话的时候,她说到提前买墓地,我的心像针扎了一样,痛而沉重。我极力的在电话这头说,你们还那么年轻,不要想那么远。但这并非父辈们想的远,而是年轻的我们并没有太看重生死大事。
没来及反应,当他们把后事直接说出来,那一刻我发现自己对死亡的恐惧与日俱增。曾经去医院,只会觉得嘈杂还有浓浓的药水和消毒水混杂的味道,偶尔也会看到医闹。但是现在每次去一趟医院,都会不经意的看那些进进出出人的表情,生门与死门都在医院的大门里,死亡在这里不是新鲜事,但也能将人情冷暖看透的一个地方。
时间像一个巨型的怪兽,一点点吞着每个人的青春,根本让人无力反抗。更让人心灰意冷,痛心疾首的是,还没来的及让父母享受生活,他们就开始提前与你告别,规划着自己的身后事。
每一年的体检,我是不愿意去但又不得不去,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器官逐渐衰老,检查出来的毛病就越来越多,还以为正值盛年,实际身体却加速衰老。追逐梦想的脚步,永远跟不上身体衰老的速度,希望越来越远,死亡却越来越近。虽然死亡是毕经之路,但当人们谈起它时,少有人坦然或淡然。如果还做不到无牵无挂,当你内心还有不舍与牵绊,你都是试图逃避它。
除了对长辈的牵挂,每个人心头还有对孩子的不舍。
有个笑话说:女人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一旦累死了,就会有别的女人花你的钱,住你的房,睡你的老公,打你的娃。
把自己累到了,并不是好妈妈。因为你会让孩子从此失去了母爱。
那是不是不能孑然一生,心里依然有牵挂,就不能跟随自己的内心了?
并不是,有爱有牵挂亦要有自我。
审视死亡,让我们可以在大是大非前,更沉着。因为不管任何东西,你所有的骄傲与期待,爱恨与情仇,功名与利禄,在死亡面前都不值得一提,一切转头便成空。
思考死亡,让我们能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身边的亲友,还有越来越少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