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清晨睁开眼的我,总是在第一时间拿起手机,开始刷朋友圈。地点不尽相同,有时在床上,有时在卫生间,有时在厨房,总之,一切活动范围都有我不停刷朋友圈的身影。
突然有一天,我不知道哪根筋不对了,报了一个写作班,从此后坚持不间断地输入和输出。
第一次知道简书,是写作课的老师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文章。
我打开后毫不犹豫的下载了App。
从此后我时常打开简书,阅读里面的文章。
渐渐的,我开始不满足于在里面读别人的文章。也开始尝试着将自己的想法用简书记录下来。
一开始,我将文章投入一个或两个专题。第二天收到的都是拒稿信。说不在意那是骗人的,但是也催发出我越挫越勇的锐气。
我分析了被退稿原因:
1、输入不够
平时我看的书多为小说。看书的时候从未思考过作者写作时用的技巧,也没认真探究过作者对语言的运用。光图了个乐儿,看完之后什么也没留下。
2、思想的局限性
由于自身阅历以及知识的有限,想法也跟着局限在了一个小圈子里。写出来的文字自然也暴露了我的盲点。这让我意识到多思、多看、多读对写作是多么的重要。
3、没有找到自己擅长的方向
以前我什么都写,想写什么写什么。其实直到现在也是一样,我写游记,写书评,写小故事,写爱情。我想只有不断的尝试,才能知道自己擅长的方向是什么,然后向着太阳不断地写下去!
4、功利性的写文
以前总觉得写出来的每一篇文,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值得大家认真阅读,并得到认可和喜欢的。可是现实就是现实,不是我认为怎样就是怎样的。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你的文笔不好,情节不吸引,就不会有人再看第二眼。
所以静下心来,慢慢写,慢慢磨炼,自然会有所成长。
这段时间,我坚持着每天更一篇文,不管长短,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文字就好。
渐渐地开始有稿子被通过,甚至有一篇被推荐到了首页。虽然它们的阅读量并不高,但对我来说,它是写作之路上的一座里程碑,是对我努力的认可和鼓励。
现在的我,每天第一件事是打开简书,看别的作者写的文章,从中学习知识和技巧。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自此简书占据了我大部分的空闲时间,或写或读。现在时常忘记打开微信刷朋友圈,朋友们的状态我可能是最后一个才知道。
如今的我,比以往更加充实、满足。每天都活力四射,对生活充满了向往。
写作不光是一种修行,也是一条疗愈之路。我想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谢谢简书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丰富的平台。在这里即能获取知识,又能写自己的文章,还能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