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读书的理解

作者: 周卫英 | 来源:发表于2019-05-09 11:02 被阅读114次
我对读书的理解

朋友留言:“老师你都看过哪些类书,对你影响深刻,写出这些美好文章。你能谈谈阅书经历,和组成这些文章和心态的主重原因吗?”

我回复:“阅读要广泛,文学,艺术,哲学,科学,宗教,都应该涉猎。我最大的特点就是读书杂,爱好比较宽广。年轻时几乎什么都爱好。什么都不精通,但是什么都知道一点。”

从儿童少年时代开始,我就喜欢大量阅读课外书。我的书包,课桌兜,家里的柜子,桌子上,到处都是书和杂志。

那时许多杂志都是限量的。我妈妈是中学老师,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给我订阅一般人订不到的报纸和杂志,借阅别人不能借的书籍。

那时最大的乐趣就是看到新报纸,杂志,书。

中学时代,同学到我家来,看到满柜子和满箱子的课外书都感觉很惊讶。有的同学还到我家借书,因为那时的书出版的很少,而且一般人也买不起。

我不但在学校借书看书,还到县城工人俱乐部和图书馆的阅览室看报纸杂志,并且用小本子做摘录。

同学中有笑话我是“尽信书”,我也不生气。我在学生时代确实是相信老师,相信书本,相信社会。从来没有怀疑过什么,所以什么都往脑子里装。

由于装的太多太满,所以不会分析思考,不会取舍,感觉任何人说的都有道理。就像人吃的太多,所以无法消化。

那时的头脑没有世界,全是知识和文化。没有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全是别人和前人的思想观念。

读书和买书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从来没有一天中断。

现在我的物质财富很少,拥有最多的是书。不管上班,下班,随时随地都有书,时时处处都在阅读。

从来没有感觉自己贫穷。哪一种富足,能够超过阅读带来的精神充足?不热爱读书的人,拥有再多财富都是乞丐。

现实中我的朋友和老师很少,可是在书本中我的良师益友很多,都可以超越时空指导和帮助我。可以说我拥有最优秀的老师和朋友。当然修行在个人,我要努力赶超他们。

其实我什么都不精,一知半解,可是面比较广。文学书籍我读的不多,名著没有读过几本。科学也是知道一点常识。

许多人容易忽视哲学和宗教。尤其是宗教,教导人超越小我,超越自我,觉察,发现自己的真心。

哲学主要探讨生死和永恒的问题。文章没有哲学内涵,就会肤浅或者庸俗。

中国的儒释道,都很重要,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人生都不会圆满,思维都不会圆融。

没有宗教的修行,写作想要有深度会很难,人生要从烦恼痛苦中解脱也很难。

自己不解脱,有无明,不可能写出能够开导别人的文字。

读书和写作一样,都是与自己交谈的方式。

最高境界的阅读就是直接读自己。

相关文章

  • 我对“读书”的理解

    好几次,因坐动车或是偶尔与人同一旅程,为让漫长的旅程过得更快些,会不知觉地与人聊起天来。这时你会发现,陌生的...

  • 我对“读书的意义”的理解

    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当下韩国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

  • 关于读书我对它的理解

    为什么要多读书,难道真的多读书的人就比不读书的富有,家缠万贯? 爱读书的人不一定家缠万贯,但他的内心一定是一个...

  • 我对理解的理解

    时下,最值得珍惜的就是信任, 感恩别人对自己的一份信任,理解别人对自己的不理解,这就是我对理解的理解

  • 经验补读书之不足

    今天学习了培根的《谈读书》,我出了一个句子理解题:谈谈你对“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的理解,下午收了...

  • 我对幸福的理解

    “你幸福吗?”记者问道。 “我姓曾!”一位工人答。 这是几年前央视推出的《走基层百姓心声》栏目中的一...

  • 我对并发的理解

    并发带来复杂 例如:火车售票系统中只剩一张票,两个售票点同时卖出这一张票;多线程环境,多线程同时更改一个公共内存区...

  • 我对阴阳的理解

    朱熹在他的著作里有河图洛书的图样(见下图),然而他的弟子却将真正的河图藏了起来,只把洛书交给了他,由于洛书是两种图...

  • 我对写作的理解

    前段时间看到群里很多人发了很多写作主题的文章,比如类似标题《我开始写作的100天》、《写作的意义》等等。 从前年开...

  • 我对幼师的理解

    老师是引路人,是指明灯,是蜡烛,是灯,这些是从小我们学到的词语。 但对幼儿园老师来说,不仅仅如此,更像是小朋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对读书的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oi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