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二年高考,虽然成绩并没有大幅度的提升,但也上了一个差不多的本科。心有不甘,却也知道自己这一年的状态,唯一庆幸的就是终于可以离开这个家,可以开始新的生活。时隔多年,当周围的人谈起曾经的青春期,她突然才意识到,那时的自己,强烈想要离开阿婆的心情,也有青春期的原因吧。她不像其他青春期的孩子跟家长吵架、发脾气、冷战,寄人篱下的意识让她没有任性的资本。她用沉默代替了一切的情绪,可内心却有一个迫切的声音告诉自己:“一定要考出去,离开这里,重新生活”,大学是她可以想到的唯一出路。当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她偷偷找出了妈妈的照片:“妈妈,你看,我马上就要成为大学生了,我一定会越来越好的,你放心吧”。她很少跟阿婆提起妈妈,也不怎么去给妈妈扫墓,在阿婆心里,一直都觉得她是冷血的人,是缺少情感的人,偶尔生气的时候,言语也就更加刻薄。但阿婆却不知道,她只是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内心,不想显露自己的在乎。其实,她经常会想起和妈妈在一起的日子,当她生病时,她会想到曾经生病的自己躺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样子,每次受到委屈被阿婆吵骂的时候,她会想起妈妈,想着如果妈妈在,就不会发生这一切,想着问问她为什么生下自己却独自离开,把自己一个人留在这个世界上遭受所有的磨难。这个习惯一直保留着,这是她的秘密,也是她遇到困难时前进的动力。工作后,妈妈的照片便跟她一起到了新的城市,每次遇到事情了,她都会拿出来跟妈妈说说话,好像对方可以听到一样,看着照片上的笑容,她就可以告诉自己要坚强的活下去,要带着妈妈的爱替她走完这一生。
年少时的偏执与幼稚,让她总想逃离那个养育她九年的地方,逃离那个在她无助的时候把手伸给她的阿婆,可当她真的长大,有能力完全离开的时候,她却发现,那里早已成为她心中的避风港,无论走到哪里,那里都是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庆幸,年幼的自己,因为胆怯,没有说出过伤人的话,只是,对阿婆的爱,她一直都没有说出口,直到阿婆离开,她才意识到这又是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