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清晨,有丝丝的凉意。5点30左右,女儿就醒来,准备起床。看着她似醒未醒的样子,叫她多睡一会都不愿意。内心总有那么一丢丢的心疼。
起床后,我去洗漱,她就自己开始写作业,完成之后换衣服,叠好衣服,穿好鞋子去洗洗,我们大约6点就结束了,出门买早饭,带她回外婆家,帮着阿姨打扫卫生,一直强化劳动是最光荣的概念,我们也是身体力行,给她作出好的榜样。
回校园之后,我就开始安排一整天的工作,下午12:30开学典礼,我需要把女儿接过来,主要是让她看看这样盛大的场面,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之后,我便开始准备下午陪她玩的游戏,有童谣三首,作为亲子游戏,可以玩很久很久。另外她喜欢玩组词游戏,上次把她的卡片送人了,哭的是稀里哗啦。
童谣,方便记忆,又好玩
今天准备带着她动手亲自在做一份,千辛万苦得来的自然会比较珍惜。希望她能体会劳动的辛苦,珍惜自己的成果。
词语是随机选的,我接着手边的两本字典,随手翻看,翻到哪页挑选一个字词,可能性大,游戏的趣味性自然就强,她就更有兴趣玩下去,并且还有升级版,挑战了词汇,更完成了句子,还有思维的训练。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重在兴趣,有了兴趣之后,想拦着她,不让她玩都很困难。
本周的语文课,基本都能做到一课一得,当然完成率不是百分之百,起码有原来的百分之五十上升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并且基本课后不安排作业,那么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会高一点。
每周两次的现代文训练,看起来还是很有必要,课前5分钟的基础巩固也不敢松懈。
古诗文的背诵,只能安排在早读,一个早读,短篇古诗的背诵加默写,确保能完成就很好。贪多求快则只会适得其反。
昨天的诗歌写作,真的是见文字功底。也侧面反映出我们的学生,平时关注的都是什么内容。
难得一篇稍微好点,献丑
无聊的生活,没有斗志的学习生活,简直就是无趣至极。那么,这背后透露出的又会是什么呢?
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居多,自我的控制能力弱,缺乏合理的监督和引导,沉溺在手机网络的虚拟世界里,精神有些恍惚,大脑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那么,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又如何能提起他们的兴趣呢?
平时不交作业的同学,写出了心声
语文课的课堂可是是教室,也可以是大社会,大自然。那么,如何将所学内容迁移和运用到生活中呢?
知行合一本就是难,我也在绞尽脑汁地做各类尝试。希望这一年的学习生活,可以让他们多一点的趣味。
诗歌本是难懂的,诗歌是生活的感悟,是思想的凝结。多观察,多思索,多练笔,自然会有一定的进步。
有一个中心,有一点感悟,多写就好
学生问我学诗歌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或者说考的比较少。
我说生活就是这样,不是你所学的每一样都一定能为某一件事服务,而是它能帮助你更好地感悟生活,更好地品读生活,更好地热爱生活。
对考试,它没大用,对生活,它用处很大,关键是看你会不会用。
人情感的表达考什么?文字的抒发,语言的倾诉。终于明白,无用之用乃是大用。
女儿在校陪我的第一个清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