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并不是处处占光,而内向也并不是一个失败的性格。两种性格的优缺点一样明显。但是如何克服、改进内向型性格才是关键。现身说法,谈谈内向人的成长方法吧!

外向性格的人人际关系有优势,只是这种优势如果掌握不好,容易玩火自焚,陷入危机;内向人的劣势是有,但是并不是说内向的人只有变得外向才能有前途,而是说内向人掌握自己的强项,扬长避短,就能走的更好更顺畅。
那么,到底内向的人,应该如何成长呢?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性格是属于内向的,敢于承认,并且为此而骄傲。因为羡慕外向性格而不断自责,想要改变却又难以改变的挣扎真的会逼死自己。总体而言,内向人容易固守自己的心理舒适区,而外向的人则不介意,敢于试错,因而在错的同时,也在收获经验,甚至还可能会收获友谊和名誉。反观内向人,他们比较重视别人的看法,害怕错误引起的批评和指责,给自己的心灵带来太多的冲击。所以行动时容易畏首畏尾,错过太多机会,留下遗憾。但是内向人的优势在于内省和思考,我们的优势一点也不比外向人少,只是各有所长。所以不必改变,只要面对社会需求调整,这就可以。
其次,敢于放弃,努力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不要坚持自己性格不易发挥作用的岗位,避免负面刻板印象的形成。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公司有很多岗位,你可以慢慢摸索,找到那个最适合内向人发挥出长处的领域,在里面认真做事,久而久之,你的价值就会慢慢凸显,从而形成口碑。但如果你所处的位置全都是外向性格容易发挥优势的,那么你最好寻求时机,转换岗位、全身而退,不要硬扛,因为当你的“坏口碑”形成以后,你再想获得大众的好评就很难了。在一开始“认输”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自我认识不清,“一错再错”才是最可怕的。切记,找准方向才是所有内向人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第三,试试适合自己的沟通方式——单人一对一沟通。对于很多内向朋友而言,和人交流沟通似乎是一个坎儿,因为交际的广度和交流的顺畅程度,似乎决定了个人职场情商的高低。但是内向人不愿意交流甚至是外星人都知道的事,那么究竟该怎么办呢?——请从单人沟通开始。同时与多人进行沟通交流,对于很多高段位的人来说都是一桩难事。此时,如果能转变思路,从内向人擅长的“心灵共鸣”开始,专注单人沟通,避开让人脸红心跳的“大庭广众”,那么沟通效果可能会大幅提升,甚至能成为个人沟通的“品牌”和“利器”。小贴士:用APP记住别人的生日和重要纪念日,适时发关心消息会是适合内向人性格的社交方式,可有效防止朋友关系“冰冻”哦!
第四,养成和上级沟通的习惯,克服“领导恐惧症”。在职场,与领导“距离远”似乎是内向人一直“怀才不遇”、“不受重视”的最大原因。其实上级是很委屈的:手下那么多人,熟悉谁,提拔谁,当然与手下人的主动性有关,不然还指望领导像你妈一样围着你转、对你百看不厌?而且,领导也是人,人越熟悉自然关系越好,担心说错话、让领导会错意造成的“职业危机”的概率,远比不上你刻意接近带来“好印象”的概率高,何不放手一试?当然,你常常主动沟通,很可能带来的是领导的“漫不经心”、“视而不见”,此时你也不用玻璃心自我否定,因为再怎么说,你常常“出现”在领导的视线里(包括社交软件),总比你胆怯逃避,几年来让领导“没印象”好得多得多得多!
第五,让心钝一些,再钝一些。其实内向的孩子心都是柔软的,对周围人的话很容易听在心里拔不出去,还生发出许多联想。其实,这个世界上,人都是关注自身大于旁人的。即使别人说了你什么,其实也并不会对你怎样,好坏都会成为过眼云烟。更何况,人家说不定并没啥意思只是你自作偏见呢?在社会里,心要迟钝些、坚固些,这不仅会帮助我们过滤很多小烦恼和庸人自扰,而且还会让我们更乐观更大度,正所谓“难得糊涂”嘛。只要问心无愧,再多人言又有什么好怕?(看见蟑螂,我不怕不怕啦)
内向人无需改变什么,只需要坚守内心,不断学习,用适合自己的社交套路去应对社会活动,能够达到较好的社交效果,就够了。千万别奢望能够像外向人一样呼风唤雨、左右逢源。记住:外向人的花花世界你羡慕不来,但是内向人丰盈的内心宝藏也不是旁人想拿就拿的。认清自我,量力而为,人何苦为难自己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