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奇葩说》的各种论点来说,我觉得我在生活中很难,在达到某一个论点绝对的保持向左极右。更多的可能是既左既右。虽然每次看到辩题的时候,我已经在心理确定了二选一里最优选项,但是也是还会有次优的。
听樊登读书里讲《批判性思维与立场》。我想说说以往遇到的事…
1.
对不起,我又要提起俞敏洪呢。俞敏洪的事就是那么小的事,而我为什么会急得跳脚,非要争个结果出来呢?或许我是看到了身边妈妈们的不容易。而后我就想借俞敏洪说立场,这样也对,也不对。还是想跟俞敏洪说句对不起。樊登在讲书的时候说,你不是当事人你怎么知道当事人真实的行为动机。
2.
敢死队大约在11月初的时候,先简单描述一下前因。有一个伙伴迟到,发了一个红包,却没有把红包分成几份,然后另一个伙伴就点开了红包,领走了100。中间有几次要那个伙伴退了,她不作声。一直到晚上,我还跟当事人说,会不会是她不想退。 第二天照常打卡,像是昨天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大约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领走红包的姑娘,给每个人都包了个四十多块钱的红包,算下来得八百多。
后来我还翻了一下聊天记录,幸亏没有在群里被打脸。
后来我想或许是因为之前的队员有说话不算数的,然后理当就觉得伙伴会不退?这种想法原本就狭隘。
或许我们大多是被以往的经验裹挟着的,可是这样的经验对吗?或许没有等等再想就已经翻过篇了。
3
Luse最后一次跟我像一个朋友一样说话是在两年前,尤记得他说的几句话,
你都没见过我,你怎么知道我就是骗子!
你要亲眼 看到事实才可以做判断!
你知不知道你这样说话,很伤人!
我认你做妹妹,我是傻逼!
后来时间证明,他不是骗子,而我却是傻逼。
苏格拉底说过一句话,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