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联网泽稷网校CFACFA
年度恐怖故事:我在银行工作

年度恐怖故事:我在银行工作

作者: 泽稷CFA菌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10:24 被阅读0次
来源:新世相(ID:thefair2)作者:世相君

前不久公司新来了一位实习生,邦妮。

她爸妈觉得银行工作好,要她考银行。她打死不去,说要进互联网,硬着头皮跑来北京,到了我们公司。

为了说服爸妈,她跟十几个在银行工作的人聊天,得到的结果是:曾经人们眼中的金饭碗,现在你想不到有多惨。

2016 年,四大行员工总人数比前一年少了 2.53 万人,这是 2007 年以来这个数据第一次下降。

十年,银行的黄金时代过去了。

作为“稳定饭碗”、“父母眼中的好工作”的典型代表,很多年轻人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进入了这个系统。

然后他们发现:没有什么永久的“好工作”。

现在他们想逃出来。

那些在银行工作的年轻人

作者:邦妮

我去年在加拿大上学,读国际商务,回国后,爸妈想让我去银行找工作。

家里没有人在银行工作过。但爸妈觉得银行工作就是好。

在他们眼里,去银行工作就等于搞金融,既稳定、又有钱。

说实话,我差点就心动了。

直到听了一个真正进了银行的同学跟我吐槽,说他拿着研究生的文凭,做着杂役的活儿,“不知道自己跟机器有啥区别”。

于是,我问了十几个在银行工作的人,才知道:

太惨了。

1

工作强度大,非常累

身体和精神都是折磨,

不像工作,像蹲监狱

人们对银行工作最大的误解,就是觉得它“很轻松”。

真相是,我认识的每个银行工作人员,没有一个不跟我说累的。

👇这是一个朋友的闺蜜,上班三个月以来说了 N 次累,我朋友只能安慰她“坚持一下”。

另一个朋友的高中同学,整个人已经不太好了。

觉得银行轻松的人,大概是因为银行总是下午四五点停止办理业务,觉得他们“下班也太早了”。

事实上,他们每天的生活是这样的:

每天早上 7 点半到单位,下午五点停止办理业务。

之后整理一天的账目、开会,有的人晚上还要应酬。每天工作 12 个小时或更长。

中间休息不了,午饭半小时,经常到一两点才能吃上饭,还被客户盯着,好像在说,事都没做完吃什么吃?

一想到明天不知有多忙、吃不吃得上饭,心情就很难好起来。

跟很多互联网行业的人一样,颈椎病、肩周炎也是他们的职业病。

除了身体上,精神上也很累。

一个从柜员转到客户经理的朋友说,她最大的“福利”就是可以自由地喝水和看手机了。这是她告诉我的:

摄像头监控最多的不是可疑客户,是员工。

每天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之下,像蹲监狱。先说什么话,后说什么话,流程必须严格遵守。

收钱时要让客户看点钞机,有次我忘了让他看,扣了 200 块。

指引客户的动作,用的左手还是右手,递给用户的钱和卡是否是双手,坐姿是否端正等都要检查。

刚开始,想着头上有顶监控,会感觉背脊发麻,就像考数学的时候,做不出来题,老师又恰巧站在你身后。

一整天神经都绷着,回到家整个人都是软的,瘫倒在沙发上发懵。

他们不知道这种累什么时候是个头。

有朋友跟我说:“有很多次,我会看着每天数的凭证,看着它发黄变皱,回想自己是不是也会一天天像它一样。”

2

工作简单重复,价值感低

从3000人里被选出来,

当了3年办业务的机器

老裴就是跟我诉苦的那个同学。

他说,你不知道进银行有多难。他同学英国帝国理工毕业,CFA一级,四大国有银行,有两个连笔试机会都没有。

而他研究生毕业去考银行时,3000 人进面试,最后只录 500 人,一水的 211、985 硕士、CFA、CPA持证人。

老裴成功被录取,可骄傲了,觉得自己就要“走上人生巅峰”。

结果进去之后,他做了 3 年半的柜员。

“这 3 年多,我每天就是个办业务的机器。”他这么跟我说的:

所有应届生都要从柜员开始,当时说以后可以转岗。

我做了 3 年多,没有转过岗。

柜员工作枯燥和重复,取款、开卡、办网银,一共就那么十几项业务,每项都轮上好几遍,天天做。每天和客户说什么都是规定好的,不能多说一句废话,也不能少说一句话。

您好,欢迎光临X行!

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

对不起麻烦您请稍后。

请问您还有其他业务需要办理吗?

请携带好您的随身物品,请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说到最后我觉得自己像个鹦鹉,只出声不过脑。

最多的客户是大爷大妈,不爱用机器,也不会用网银,一个业务给不同的大爷大妈反复说。

你说我不像机器像什么?

越像机器的工作,越可能被机器抢走工作。

2016 年前后,老裴他们银行有了第一项智能办卡机器。一开始他很高兴,终于不用再去做办卡那么傻的业务了。

但事实上,机器就是他的危机:

当时没有反应过来,我们就要被替代了。

后来就出了那种几乎什么业务都能做的机器。银行养一个员工,每年 20-30 万,一个机器 20 万可以用十年,机器不会累,不需要休息,也不会出错,机器取代人是迟早的事。

大多数像老裴一样的年轻人,都是抱着期望进银行,然后发现现实和想象中差太远了。

拿着高学历,但学到的东西大部分在工作中用不上,无意义感伴随着随时可能被替代的危机感。

几年下来,和老裴一批进去的 7 个人都走了。

没熬到第四年,老裴也走了。他说:

很焦虑啊,我做这个有什么意义?就是个打杂的。那种低价值感天天折磨着我。

实在忍不住了,虽然年薪涨到 14-15 万,但再那样下去,我肯定就废了。

如今,老裴已经拿着几年攒下的积蓄出国读书了。

3

不被理解,也不被尊重

客户骂我‘你是个什么东西’

小西是我同事的朋友。

她说在银行当柜员的这些年,什么样的奇葩都见过。乃至后来她“每周不见几个都觉得不正常”。

20 岁到 28 岁,她当了 8 年柜员。青春都洒在这里了。

进银行时,她怀着很憧憬也很崇敬的心情:

年轻时,特别羡慕,他们坐在一个干净的大玻璃后面,特别专业的样子,觉得很高雅。

真的做了柜员,才发现在别人眼里就是个“服务员”。

对客户一定要礼貌、温顺,但得不到人的理解和尊重。

有次一个爸爸要来帮他儿子的信用卡还款,可银行规定,必须本人持卡还款,他不理解,很冒火,一边敲玻璃,一边破口大骂:“你是个什么东西?”

他走后,我关了柜台,躲在后面哭了起来。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她说自己后来每天都“跟个怨妇似的”,害怕上班,不知道明天又会遇上什么样的客户,听见什么样的侮辱。

那会儿我还没结婚,男朋友每天接我,一见面我就开始抱怨工作。

花了很久时间区分自我人格和工作人格,学会从工作的角色中抽离出来。

我也知道不要把工作的坏情绪带回家,可是我做不到,情绪总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久而久之只能安慰自己:遇到这样没素质的人,不是我的错。

好多柜员都有过被骂哭的经历。

4

不公平竞争

我再努力再拼,也敌不过别人关系够硬

“国有银行给年轻人上升的空间实在太狭窄了,如果没有背景的话,上升非常困难这已经不是秘密。”

这是刚认识不久的@Nicole 告诉我的,她在一个二线城市的国有银行当客户经理。

她还跟我讲了很多“秘密”:

我有个同事,没有参加校招,直接进了公司业务部——几乎每个人都想进的核心业务部门。

我们的客户经理,他的业务和人的沟通能力都很一般,只是因为他父亲是省分行的领导,没竞聘就直接坐上这个位置。

我们网点 3 名柜员是本硕 211,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升职。而我的好朋友,本硕 985 毕业,4 年多了还在做柜员。

她们那里的年轻人都想去业务部,就是日剧《半泽直树》里面男主直树干的那个部门,给公司放贷。

但谁能进那个部门是个迷。

隐约觉得不公平,却又无力改变。

她们常常怀疑自己:我这么拼这么累到底是为了什么?

5

业绩指标重

一人在银行,全家在银行

Nicole 特别不喜欢她的行长。她玩养蛙游戏,给蛙起的名字就是“行长”。

“我希望他出去旅行了就永远别再回来。”

我哭笑不得,问她为什么这么嫌弃行长呢?她说:

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不靠谱的人,但在他眼里,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总是一副口吻:“你这份工作只有服从和执行。”

被踩踏得好难过。

但最让她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没什么价值的,是为了完成业务指标,要做很多“迫不得已”的事。

每天要拉人办信用卡,买金融产品。

我们行有销售话术培训,例如“一分钟之内打动客户”这种。

有时给客户推销很多他们用不到的业务,很多信息不能说全。比如说我给你开一个网银盾,你预存 1000 元,这 1000 元会返给你。

但其实是一个月之后才能返,这一点就被要求不能说。

我心里特别不好受。感觉自己是个骗子。

我 211 本硕毕业,不是为了来这里骗人的。

几乎所有的银行职工都有销售业务。

一个朋友的总结时:“女孩靠嘴甜,男孩靠成为阿姨杀手,核心是让他们喜欢你,才好说服客户买产品。

其实她对销售不感兴趣,想学更多的金融专业知识,“但已经两三年学不到新东西了”。

还有个名校海归跟我说,推销了三四年信用卡,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求遍了,一人在银行,全家都在银行。

“看到谁开口都是‘办张卡吧’,他们的表情,让我有种“众叛亲离”的感觉。”

6

赚不到钱

再不会有薪水比其他行业高5倍这种事

在以前,银行是人们眼中可以“躺着赚钱”的工作。

现在,用一个朋友的话说,“薪水好不好,全看命。”

她在一个城市商业银行的北京分行上班,25 岁,当了 3 年多大堂经理。她们分行的业绩是全北京数一数二的。

按理说特别有发展前途,待遇特别好?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她跟我解释了一下:

别的小网点十几个人,营业额哪怕少,分摊到每个人拿得也多。我们行大人多,营业额再多,一分摊就没有多少了。

一个小网点的柜员,每天接待 40-50 个客户,一个月拿 1 万没问题。我们的柜员接待量是两倍,一个月 5000。

而你能去到哪个网点,全是在录用之前被决定的。全看命,挺无奈的。

我一个人一年可以给我们行贡献 150 万的营业额,等于小网点一年的营业额。但业绩要求太高,达不到目标,就得不到奖金。

因此现在的状态是,我们这个行扎堆着业绩最好的员工,却得不到足够的奖金和提成。

我问过的人中,有人干了 3 年,第 1 年工资 1.5 万,第三年每个月 1 万都不到。

她爸爸 99 年时在银行工作,工资是她妈的 5 倍。现在再没有那么吸引人的数字了。

“跟互联网金融比起来毫无竞争力。”

7

没有归属感

任何事发生了,都是我们员工背锅

还有个 25 岁的女孩,在北京一家银行工作了 3 年。

她的故事最让我心寒。她是这么说的:

在这里呆了 3 年多,说实话,一点没有归属感,这个行明天破产跟我一点没有关系。

它不是我的后盾。有任何事情发生了,都是我们员工背锅。

上回有个客户办完业务,把必须留存在银行的户口本复印件一把抢了过去,得意洋洋地走了。拿他一点办法没有,但结果是,督查下了单子,算我们的过失,被扣分、扣钱。

我们领导就直言不讳,客户指着你的鼻子骂,也是你的错。

她说自己能忍受服务行业经常受气,但这个集体却让她感觉不到一丁点人情味。

有次部门应酬,一个女同事刚生完孩子,和办公室请假,办公室不让,你有孩子你自己想办法。

还有个大哥,家里有人去世,理应有三天的假,结果两天就被叫回来上班了。

我们也是人,也需要尊严和被保护啊。

“领导会说,爱行如爱家,但是没有人把我们当家人。”

8

写在最后

这些故事写完后,我发给了两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她们说,看了简直想哭,确实这么惨。

她们也说,有点后悔。后悔当初找工作时缺乏考虑。

“没想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毕业就赶紧找工作。感觉、听说银行很不错,有机会就去了。”

过去它的确是好工作,但在新兴行业的冲击下,它早已不出色了。

后来我朋友说:“不过这几年也是不错的,最起码让我知道我不喜欢这个。”

总有人问我在银行上班怎么样,现在我统一回复:

还没进银行的时候,银行人和我说:千万要珍惜培训的日子,那是最后的快乐时光。我不信,培训每天起那么早,还要军训,上课还要上到九点。多累啊。后来等我上了柜,接触了客户,我终于明白我还是太年轻了。

刚进银行的时候,前辈告诉我:"这是一个看脸的行业!"“在银行也有外貌歧视?”摸了摸颇有几分帅气的脸,不经暗喜,不动声色地问道,“不,是看客户和领导的脸。”

银行一线员工都是高学历的小姑娘,实际上你现在去银行去的多的话,你会发现根本没有离柜概不负责这个说法了,银行和储户的关系正在发生转变,银行不再高高在上了。

对于银行的厅堂那些一线员工,都是刚从学校毕业来的小姑娘小伙子,甚至学历还挺高的,都只是做着服务他人的工作,也挺不容易的。

有人说要是客户多存了进去,银行还会退吗?银行不会贪这笔钱的,多的即使十块钱,也会尽量找出哪里少给储户了,这点你放心,柜员心里还是有数的。

你们工资应该很高吧?我望着工资条上的“3000.0”如实回答道:“三万多一点”

我通过考试进了银行!9月正式入职。我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准备好女朋友。

又到毕业季找工作了,很多朋友都咨询我要不要让孩子来银行作为一个资深过来人士,我觉得这不能一概而论,很多东西都需要辩证地看待,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很重要!比如说,如果是亲生的,就尽量不要...

女:有房吗? 男:木有 

女:有车吗? 男:木有 

女:会幽默搞笑吗? 男:不会 

女:那你会啥? 男:我…… 

女转身就走,突然男的说:我在银行上班女立刻回头抱住男的腰,满脸崇拜的说道:笨蛋,不早说,这么艰苦的职业,还能在这里,就够了!

听不少人说银行的员工现在越来越不容易了,那想进来工作要具备什么技能?其实不能听信一家之言,这时候,作为业内资深人士,又该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了。其实在这里并没那么复杂,你只要掌握:

会微笑 会主动 会背书

会沟通 会业务 会考试

会算账 会看人 会哄人

能熬夜 能早起 能受气

能抗压 懂舍得 懂政治

懂娱乐 受得了忙 守得住闲

差不多就这些吧,基本上就可以进来工作了。

最后送上珍藏的内部员工必读书籍!

第一阶段

《个人理财》 

《银行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货币金融学》

《管理经济学》

第二阶段

《莫生气》

《佛经》

《道德经》

《论持久战》

第三阶段

 《心脏病的预防与治疗》

《高血压降压宝典》

《强迫症的自我恢复》

《精神病症状学》

 第四阶段

《活着》

 …

又是一年校招季即将来临,还是会有学弟学妹问我,该不该选择进银行?这个时候我一般会问这么一句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们大多数人选择进银行无非就是这么几个理由,据说薪水比较高,据说工作很轻松,据说工作很高大上。

大多数人对自己的预期标准都很高,等到真正工作以后,才发现并非自己当初想的那样,然后再观望下别人,发现大抵都是如此,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其实大家都差不多,每行每业都有自己的难处,都有自己苦逼的地方,以前你感受不到,只是因为有人帮你承受着那份不容易。

每每此时,我都会客观地回复他们一句:嗨,工作嘛,都是辛苦的。

等你明白这就是生活它最本来的面孔,也许很多东西你也就释然了。

END

CFA全球考友备考群及答疑交流

相关文章

  • 年度恐怖故事:我在银行工作

    前不久公司新来了一位实习生,邦妮。 她爸妈觉得银行工作好,要她考银行。她打死不去,说要进互联网,硬着头皮跑来北京,...

  • 年度恐怖故事:我在银行工作

    前不久公司新来了一位实习生,邦妮。 她爸妈觉得银行工作好,要她考银行。她打死不去,说要进互联网,硬着头皮跑来北京,...

  • 最恐怖的故事

    我醉了。这应该就是我听过的最为恐怖的故事了。 也许,会有人笑话我,觉得我不是在讲恐怖故事,而是在讲搞笑故事。因为醉...

  • 躺平的假期,过得飞快

    【无戒学堂年度IP营打卡第124天,1041字,累计152304字】 讲个恐怖故事,假期结束了。 这个五一是我躺得...

  • 我在银行工作的,三个小故事

    今天来写写我在银行工作时,遇到的三个小故事。严格说来,第三个不是单纯的故事,说的是人。遇事识人,是我们成长的一种方...

  • 银行敏捷转型的三个阶段

    如今“敏捷”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大银行的年度重点工作中,银行高管对敏捷的重视加速了整体转型的进行。但敏捷在银行业并不...

  • 在银行工作,很忙

    01 一层秋雨一层凉,身上多添了一件衣裳,秋意就越浓了几分。 或许是因为天突然冷了下来,最近两天到网点办理业务的客...

  • 【年度恐怖大片】

    夜生活 之 还债 夜生活2 之 学海无涯 ರ_ರ ...

  • 银保监会再次亮剑,剑指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

    为预防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做好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

  • 老故事和老家什

    2017/12/11 老故事和老家什 我小时候,爱听大人们讲故事。那些在泛黄小灯下的故事往往自带恐怖的气氛,最恐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度恐怖故事:我在银行工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cm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