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大理石不需要装饰

作者: 以沫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8-08-07 13:07 被阅读34次

原创: 彭小写 以沫时光 1周前

在我的记忆里,农村姥姥家一直是冬季里的一片萧瑟。因为我平时课业繁忙,又远在外地,只能在每年过年时,才得以有机会回老家探望,看不见老家的繁花绿叶,郁郁葱葱,所见的只有灰的树,白的墙,飘零到地上干瘪的枝叶,被车轮匆匆碾过,落下一地令人心颤的美丽。

炊烟袅袅升起,乡下的人气又在冷涩的风中蔓延生长。快到过年的时候,人们总是匆匆忙忙地与新年的日子进行持久的赛跑。当我们回到老家,这场比赛已经接近尾声,我们看到的,是战斗的成果,是一桌桌丰富的饭菜,是收拾妥帖的被褥铺盖,是一年辛苦后喜悦满足的笑容。

车缓缓地开到进村的水泥路上,从远处就能看到水泥路尽头姥爷那小小的身影,或蹲或站,永远都是远远地等候,富有期待地抽一只土烟。而无需言说,勤劳的姥姥定在家中等候。

一行人手提大包小包的礼物,轻轻推开(或者无需推开)虚掩的大门,迈进高高的门槛,姥姥的面容就闻声而来,蹒跚的身子从仓房或者其他什么小地方出现,努力地快步走来,荡着满脸的笑容,细细的眼睛一边捕捉着我们这一年的变化,一边接下我们手里的东西:“你望望,怎么又拿这么些!”虽是小小的抱怨,但空气里浸透了满是甜蜜蜜的味儿。

在老家要说称得上福利的,就是那一桌又一桌的美味佳肴了。大人们在灶前忙活的时候,小孩们最好要随机应变,这样可以大大提升自己在一年见一次面的亲戚眼中的形象。这是我多年总结出来的,大人忙的时候要乖巧安静,但不能只干巴巴地傻坐着,一定要在关键时候动起来,俗话说是“长眼识”。

姥姥小小的身躯忙得像个陀螺,不断来往于厨房和储存食材的屋子中,反反复复。姥姥去搬桌子上炕,“长眼识”的我立马去帮忙,姥姥却忙躲避我:“不用你,不用你,快上炕歇着。”我不肯,在僵持不下中,我坚定地“夺”过了桌子的一角,帮姥姥把那大桌子搬上炕头来。姥姥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褶子在苍老的脸上舒展开来:“你望望这大闺宁,真能干!”

姥姥在灶台前和妈妈、舅妈忙着炒菜,我要去院里玩耍,就不免要穿过烟雾缭绕的厨房,很是纠结。正巧姥姥从厨房里弯着腰出来,到碗橱里拿餐具准备盛饭,看到我困窘的样子,以为我饿了,转身不知从哪个抽屉里变出一袋糖来,笑盈盈地剪开,五颜六色的糖果如霓虹一样,亮晶晶地落入装干果的小碗里。可我一心想吃晚饭,又不好意思拒绝老人的好意,只得在热切的目光下吃了一块,糖果丝滑入口,很是美味。姥姥笑着说这是俄罗斯糖,看我吃得好,又忙拿出几块塞进我手心,才心满意足地转身到厨房继续烧菜了。

从那时候我便觉得,老人的快乐,多半来自子女,对他们而言,子女的幸福就是他们的幸福。

每次饭局,姥姥总是最晚上炕的。后辈们吃得欢畅,姥姥在隔壁做饭也不亦乐乎。后辈们见姥姥迟迟不肯上炕,此起彼伏地呼唤姥姥别做了,快上来吃饭。姥姥不肯,非要继续做菜。后辈们下炕去劝,好说歹说姥姥才同意只做完手里这一道菜就吃饭。等到这最后一盘菜放在桌上,这一桌子佳肴才算全部完成了。由于炕上人太满,最后一个上炕的姥姥总是斜坐在炕头边上,一面细细地咀嚼着饭菜,一面招呼我们这些小辈多吃点,仔细地问我们哪个菜最好吃。若是桌上喝完了饮料,姥姥总是抢别人第一个下炕到里屋取,不容别人插手一点,落下一个匆匆忙忙又略带蹒跚的背影。饭后,晚辈们总算制止了姥姥不要去收拾饭碗,可姥姥还是会一边忙活,一边同其他人诉说些琐碎的家事。我有时候会好奇地趴在炕边,偷听着这些家长里短,然一会儿姥姥又来诱惑我吃些干果了,我嘴巴吧唧吧唧吃着这些小玩意儿,之前偷听了些啥呢,反正和我无关,都已扔脑后去了。

勤劳又质朴的姥姥,总是操着一口纯粹的土话,热切地与我说话。习惯于普通话的我在老家过了好些个春节,才能对这些纯粹的土话揣摩个大概。

一次天刚亮,我在炕头上百无聊赖玩着手机,姥姥从厨房踱步来到我身边,看我玩耍,试探地问我:“你饥不饥困?”什么是饥困,我顿时有些懵,又不好意思问姥姥普通话什么意思,就大体猜了个模糊,回以同样认真地语气:“姥姥,我不困呀!”姥姥一下子咧嘴笑了,嘴边残缺的牙齿忽隐忽现,可爱地向外探着,细长的眼睛和眼角的皱纹混为一体,厚厚的棉衣下,肩膀因为一阵阵笑意传来而抖动不止。姥姥笑了好一会才解释说:“饥困是饿的意思,刚刚那句话是问你饿不饿。”从此老家这句土话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姥姥对此事念念不忘,在事后的饭局里,就把我这笑话讲与其他人听,之后一直念叨了好些年,亦是乐趣无穷。这也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入乡随俗首先要学会方言!

过完年要离开了,姥姥从这屋转战到那屋,事先准备好的大包小包,都被摆在院子里,我和母亲推说不要,可姥姥劝说的韧劲让这些东西最终全被放在了后备箱,直到把车子塞得满满当当,姥姥才罢休。那时候母亲刚开始驾车,村里的路窄,难倒车,姥姥不放心,非和姥爷抢着帮母亲看车,小小的瘦弱的身子在车后不停地来回走动,母亲倒着车,姥姥在后面喊着停,默契地一如既往。当车正了方向,姥爷和姥姥又一个蹲着,一个佝偻地站着,在路边凝望着我们的车远去。

这一年又一年的凝望,让姥姥的背也愈加驼了,可能是加了思念的重量吧。荷兰有句谚语:美丽的大理石不需要修饰,即为纯天然的事物别有风韵,不需要人为的刻意雕琢。在这个寻常的不能再寻常的中国农村里,这种纯天然的质朴和浓情,早已浸入当地的一砖一瓦里,融入淳朴乡人的血液中了吧。

                  如果你喜欢我的故事

                  我愿与你用墨香温暖时光

                        我在这里,等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丽的大理石不需要装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go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