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者: 歌白梨 | 来源:发表于2015-12-04 12:55 被阅读263次

父亲身体大不如从前,生病了,而一头水牛却强行要占有我,我逃命不成,多亏好心人帮助我一次次逃离苦海,然父亲的状况以不能保佑我不受欺凌,其潺潺身躯甚是担忧,一种药草已经找到,父亲却不肯食用,该如何是好。

(以下均为我的一些浅显的见解,如有理解错误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哈姆雷特,丹麦先王之子,其先父被自己的叔父毒死,哈姆雷特被父亲的鬼魂告知其真相后,开始 装疯卖傻,意志消沉,在一次哈姆雷特策划的戏剧表演《捕鼠机》中,国王察觉哈姆雷特对其造成了威胁后,把其特派到英国,,然而去英国之前,哈姆雷特在王后的寝宫中杀死了躲在帷幕后的波洛涅斯,这为之后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为父报仇埋下铺垫,机智的哈姆雷特在前往英国的途中将国王的授意英国处死哈姆雷特的密信调换,对国王的赶尽杀绝的哀嚎中脱身返回丹麦。而哈姆雷特心爱之人奥菲利亚也因此丧失心智,最终跌落水中溺水而亡,哈姆雷特在奥菲利亚的葬礼中痛心现身,最终同意和雷欧提斯决斗,决斗意味着哈姆雷特的悲剧,不论谁输谁赢,哈姆雷特终会死去,而王后误饮了哈姆雷特的酒而中毒身亡,哈姆雷特被有毒的剑刺伤,国王,雷欧提斯亦是如此,剧中的主要人物皆惨死,该剧运用了大量的比拟语,多半堪称经典,读完哈姆雷特,不知是我解读 浅薄,还是确实如此,哈姆雷特,其实并非文中歌颂的那样,他性格里还是带着些优柔寡断,在明明得知父亲的被害真相时,他一忍再忍,最终被国王的赶尽杀绝所逼迫,返回故乡,然而却因心爱之人奥菲利亚的死而冲昏头脑,导致了其最后的悲剧,故事的最后,忠贞,正直之友霍拉旭在哈姆雷特的央求下活下来,能将故事的真相告白世人,而押送哈姆雷特前往英国的那两个奸佞之人已被哈姆雷特的处死,该死的都死了,不该死的人留下来一个。

李尔王, 一个拥有三个女儿的年迈国王,在平分土地时将最疼爱的小女儿因不谄媚,阿谀奉承而残忍抛弃,嫁女法兰西而以断绝血缘关系为嫁妆。而此时,因性情中人的镪德替小女儿考黛莲说情也被流放,格罗斯忒之嫡长子葛特加被其二子格特蒙陷害逃亡,受尽困难而不甘就此自尽,大女儿和二女儿则平分了整个大不列颠。然而,大女儿在得到父亲的恩赐后,一反平时的阿谀之态,白眼相待其父,削减其随从半数,将其逼出家门,李尔在二女儿那里更是被吃闭门羹,狂风暴雨将至,迎风而骂,头脑发昏,此处高潮部分省略。。在暴风骤雨间,格罗斯忒收到密信前来秘密帮助李尔。在小破屋里面,李尔王,傻子,乔装的格罗斯忒之子葛特加,格罗斯忒,乔装的被流放的忠臣镪德在破屋内齐聚,你不知我,我却知你。格特告发大女婿康华格罗斯忒帮助李尔王,格罗斯忒被捕,被毁双眼,而大女婿康华亦死,之后格罗斯忒和李尔王均被收到来信的小女儿解救,在英法两军对峙中,法军惨败,李尔等人被捕,而英军已经发生内讧,大女儿和二女儿争抢格特蒙,大女儿毒害二女儿后自杀而亡,而格特蒙也良心发现,终让我们看到了李尔王的最后一面,而此时为时已晚,小女儿考黛莲已被绞死,李尔强据着生命用最后的力量忏悔也无济于事,最终,这戏剧性变化似乎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剧中大女婿亚尔白尼是离我最遥远的人,总感觉他看似懦弱不堪默默无闻,然而到故事的最后,似乎他才是剧中的转折点。相同的父母,生出的儿女们相差那么大,或许真是星宿在引导着她们三姐妹,该剧中,作者唯一毫不吝啬的赞美之笔即是考黛莲,她拥有真正美丽的灵魂,然而故事的最后她就这样死去,为父者最悲愤的莫过于此吧,也许在李尔心中,他遭到蒙骗,受到的苦楚都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然而更让他苦痛的是愧对考黛莲,最后他强撑着剧痛,心碎的抱着考黛莲。。oh my GOD !据说这部戏剧是莎士比亚的创作中,最不通俗的一部,在那些有资格品评的人看来无疑是莎士的登峰造极之作。

奥赛罗 ,古意大利的一位英武精壮的将军,其与妻子互相了解中互生情愫,奥赛罗有一位旗手伊戈尔,因奥赛罗没有将自己提拔为他的副将军职位而对奥赛罗心怀愤恨,同时,一直以来想要将奥赛罗的妻子占为己有的洛窦列古也与伊戈尔相互勾结,在一次对抗土耳其的战争中,妻子和奥赛罗一同前往,战争虽然胜利,但是奥赛罗在伊戈尔的挑拨下,越来越误会妻子与副将凯西欧有奸情以至于将自己的妻子杀死,与伊戈尔密谋再杀害凯西欧,时候,两人的行径败露,奥赛罗懊悔不已自杀在妻子尸首前,伊戈尔也罪有应得死去,伊戈尔的妻子因暴露伊戈尔的罪行也被伊戈尔杀死,凯西欧最终成为将军。

奥赛罗取材于Ferrara Giovanni的《百篇故事集》,这是一个看着很难受的故事,阴险的伊戈尔一步步挑拨离间,而奥赛罗却对其深信不疑,最终造成此等悲剧,可怜的奥赛罗的妻子戴斯迪莫娜对丈夫忠心耿耿却无辜死去,看似奥赛罗是受伊戈尔迷惑,其自己也是对自己妻子的不相信而听信他人的过错,再者不好好将事情调查清楚而导致了这一悲剧,所为人性,奥赛罗太轻信他人,用人不当,没有自己的判断,冲动而没有理智,可悲。

麦克白斯,麦克白斯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短的一幕,讲诉了正直的麦克白斯在收到三个巫女的“点拨”后,走上了弑君谋求的道路,虽然一路曾经犹豫过, 却在妻子的坚决的鼓励下,走上了自我毁灭的悲惨绝境,他杀死密谋帝王邓肯,嫁祸给两个小王子,登上王位后为了不留后患追杀班柯及其子,最后众叛亲离,妻子受不了内心的谴责日夜洗手,神经错乱自杀而亡,默科特夫的妻儿也不逃厄运...最后,麦克白终于在不知悔改中死去,邓肯之子马尔孔登上王位。

面对巨大的诱惑,麦克白斯并没有把持得住,并且越来越疯狂,杀戮满满,最后走上这条不归路而不知悔改。可惜啊可恨。这就是人性,脆弱而不堪一击。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为情所困,日日无神,在为见“女神”而参加仇敌富豪家的宴会,对朱丽叶一见钟情,而朱丽叶也一见倾心于他,两人之后在朱丽叶的闺房里外浓情蜜意,并在朱丽叶奶妈的传话下,在劳伦斯的教堂中结为夫妻,然而世事弄人,罗密欧不堪对方丑言错手杀死了朱丽叶的表哥而被流放,朱丽叶也被家父逼婚破里斯,朱丽叶不敌父亲的淫威,在劳伦斯的计谋下服下药物假死,而原本的婚期也提前至明天(今天星期一,本来是星期四,这真是不该啊。。)而朱丽叶按劳伦斯的计划假死,劳伦斯派去通知罗密欧的朋友却由于某某原因不能把信送达,罗密欧来到朱丽叶的墓前,服药死去,而劳伦斯晚到一步,之后,朱丽叶醒来时发现死去的罗密欧,也自尽而亡。最后的最后,两个对立的世家也因此和解。

我发表不来什么言论,只能说罗密欧移情别恋也太快了吧。 朱丽叶知道罗密欧杀死自己的表哥却最后无动于衷这也有点太不近人情了吧。当然不排除她与表哥感情不和或者不熟或者其他什么鬼才知道的原因,反正他们就是义无反顾的为爱而死了,这份爱情真的是泣鬼神,见过一面就闪婚,见过第二面(或者第三面)就为了他(她)自杀,够决绝!!我佩服但是不敢苟同呀,戏剧就是戏剧,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爱情嘛?我迷惑了,应该没有吧。

相关文章

  • 莎翁70条经典金句,学会莎士比亚“爱之学”,读这本书就够了啦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可比他的四大悲剧有名得多。多年前,我们就在语文课本里,学到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片段,...

  •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父亲身体大不如从前,生病了,而一头水牛却强行要占有我,我逃命不成,多亏好心人帮助我一次次逃离苦海,然父亲的状况以不...

  • 涨知识!多肉植物里的一对儿情侣,罗密欧与朱丽叶

    相信大家对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个名字都不陌生,是英国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笔下四大悲剧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两个人物...

  • 人生最大的悲剧是听从别人的谎言

    莎士比亚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和《麦克白》,想较于其他三部语言的华丽,剧情的跌宕起伏...

  • 【世界文化常识】文学篇(69)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一部悲剧。 这部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的爱情理想与封建压迫...

  • 《暴风雨》读后感

    《暴风雨》莎士比亚 以前只看过莎翁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奥瑟罗之类的。让我觉得只有悲剧,才能以令人痛苦的方式长久...

  • 读《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位居四大悲剧之首。亚里斯多德定义的悲剧: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

  • 《威尼斯商人》

    这篇文章是莎士比亚著作,莎士比亚创作了四大喜剧和四大悲剧,其中,《威尼斯商人》在四大喜剧中。 这个文章也算...

  • 小常识(2)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

  • To be or not to be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lj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