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臊子面

作者: 一笑而过2023 | 来源:发表于2017-01-13 15:41 被阅读25次

说到臊子面,陕西关中地区的人们恐怕都耳熟能详,而吃过臊子面的人,则无不为它那薄细筋滑的质地、酸辣鲜香的味道所吸引,用陕西方言来说,那就是嘹咋咧。而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陕西岐山人,对岐山臊子面更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亲切感和熟悉感。

岐山臊子面又名浇汤面。相传周朝建立初期,天下刚刚太平,在岐山源下渭河畔,却出现了一条凶恶的蛟龙,经常出没伤害百姓。人们对这条吃人的蛟龙恨之入骨,周文王得知后,带领部将一声令下,大伙一起张弓放箭,蛟龙的两眼被射瞎,喉咙被射穿,挣扎一会儿,就从空中跌落下来。周文王命部下把蛟龙抬回去,剁成很小的肉块,放进几十口大锅里调成蛟肉汤,所有人都将面条捞在碗里,周文王亲自掌勺舀汤给众人食之。这样,万余人都尝到了蛟龙肉。从此,人们沿用这一生活习惯,将肉食剁成小块,烧炒而食,并将这种肉丁做成的膳食称作臊子,以求得四季平安,兴旺发达,这种吃法世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岐山臊子面在关中农村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待客主食,在陕西以其经济可口而深受顾客的青睐。它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从汤的味道上讲是酸、辣、香;二是从加工的面条上讲是薄、筋光;三是从食用的整体上讲是煎、稀、旺。其基本制作工艺是:面条要用手擀成,并达到面薄条细、筋韧光滑、软硬适度的标准;臊子是先将猪肉切成薄片,入热油锅烹炒,同时加入生姜、食盐、调料面、辣面和陈醋炒透即成;并把豆腐、黄花菜、木耳炒好为底菜,鸡蛋摊成蛋皮,切成棱形小片,加切小的蒜苗做漂菜。吃时先将面条煮熟捞入碗内,打入底菜,再浇汤,放臊子和漂菜。岐山面要求宽汤,即汤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所谓煎、汪就是面条要热的烫嘴、油要多,才能体现此面的特色。

最绝的是臊子面的吃法,有二个风俗:一是吃前第一碗臊子面先不上席,要由小字辈端出门外泼两次汤,象征祭祀天神地神,剩下的汤称福把子,泼向正堂的祖灵牌位,然后才上席,并按辈数和身份次序上饭。二是臊子面用小碗奉上,碗里的面条只够吃一口,不喝汤,汤端回去倒在锅里,吃第二碗又将原汤浇在碗里,如此循环。给客人的面条一碗一碗上,要有好几个孩子不停的跑着侍奉。一顿饭一个人要吃上好几十碗,这样侍奉送饭的孩子就要来回跑上几十趟,有时用一木盘上八九碗吃完再上,吃面条不喝汤的特点是汤的美味大家共品,不能让一二人喝光,这样的吃法就得了个不雅的名字“口水面”和一个稍雅的名字“一口香”。不过现在除农村办红白喜事,吃面剩下的汤不能倒掉,还得回锅外,其它家庭或招待客人,以及餐馆、酒店等地方回锅汤的习俗已经改变。

岐山臊子面香飘千里,那里有家乡的味道,还有妈妈的味道。

相关文章

  • 农家乐特色的臊子面 成为岐山县城的新亮点

    ​岐山的臊子面历史悠久,起源于商周,清代已经很驰名。岐山大小饭店都供应臊子面,或者干脆就起个“岐山臊子面馆”“臊子...

  • 岐山臊子面

    晚上,我的肚子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想起中午剩下的的面和臊子汤,所以我决定为大家做岐山臊子面。 第一步,把臊子...

  • 《岐山臊子面》

    薄、筋、光,匀细长 千年时光,碗里装; 面条长长 福寿更长。 岐山臊子面 飘着三千年芬芳, 鸟儿闻香 变成了凤凰;...

  • 岐山臊子面

    原创/菊开蓝天下 岐山臊子面的特点是香酸辣油汪,吃起来很爽口,也很开胃。我和家人都喜欢吃。可惜多年来县城一般只有一...

  • 岐山臊子面

    前几天写饺子,写凉皮,写面....很多小伙伴都说一边流着哈喇子一边内心过个瘾。大家开始猜想我是哪里人?不卖关子,“...

  • 岐山臊子面

    说到臊子面,陕西关中地区的人们恐怕都耳熟能详,而吃过臊子面的人,则无不为它那薄细筋滑的质地、酸辣鲜香的味道所吸引,...

  • 岐山臊子面

    黑白之间的行走 日积月累之 岐山臊子面 每次行走必做一计划,所谓攻略。从衣食住行玩都做些规划,一为节省时间,二为节...

  • 我说岐山臊子面

    做为岐山人,可以说是吃着“岐山臊子面”长大的。现在出去走走,街面上少不了“岐山臊子面”的招牌,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

  • 西安行记·美食·岐山臊子面

    今天早餐我们吃了羊肉泡馍,中午则打算换换口味,于是我们就点了肉夹馍配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刚一端...

  • 2018-10-14

    周文化的活化石----陕西岐山臊子面 快乐有趣 岐山臊子面即大肉浇汤面,在陕西省关中农村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待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岐山臊子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ss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