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别人对孩子的态度
作者:芷若愚雅灵
亲戚W是做销售工作的,业绩很好,但应酬多,很忙,而且他性格暴戾。
经常是回到家里孩子已经睡了,早上出门时,孩子还没有起床。
平时疏于对孩子的管教,亲子关系也不怎么融洽。
也是那年,看到了郎朗父亲郎任国的虎爸教育,于是相信棍棒底下才能出才子。
平时只要看到孩子做得不对,就严厉呵斥,有时甚至拳脚伺候。
可是他却忽略了,朗郎的父亲可是辞了特警的工作,全职陪儿子学琴的。
而他的大部分时间却用在工作应酬上。
一次,他到学校开家长会,他八岁儿子的班主任是一位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向他说了孩子在学校的一些不良表现。
他听完后,他拿起讲台上的尺子就对孩子的手板一阵狂打。
打了之后,还对老师说,以后孩子做得有不对的地方,老师你可以随便打。
年轻老师可能也像是拿到了尚方宝剑,一次,孩子因为一句话,被小朋友误传到老师处。
结果老师不问青红皂白就当着全班学生给了孩子两耳光,甚至让孩子滚出教室。
八岁的孩子心里满是委屈,站在教室外,眼里噙满了泪水。
那天晚上回到家里,家人叫孩子,孩子觉得听力有些异样,听得没有往常清楚。
后来,到医院一查,原来孩子的耳朵鼓膜穿孔了。
但所幸的是,穿孔面积较小,几周时间用点药物就会自行恢复。
可是这个孩子从此却怎么也不喜欢这位老师的课。
这位老师也在课堂上也不抽这个孩子回答问题。
一个不主动学,一个不主动教。
这对于师生来说,是互输的。
可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却是我们家长盲目地认知,对孩子的态度,让孩子成为了棍棒教育的牲牺品,以及老师不足的内省力和经验。
其实有时候我也在犯这种错误,可能平时面对孩子太多了,喜欢文静一点的孩子。
一次,儿子和小伙伴又在那里喧哗调皮,我说:“你能不能安静点,像个站花一样!”
儿子脸上有点不爽,但我看得出来,他在尽量克制。
过了几天,小伙伴来找儿子玩,儿子很兴奋,小伙伴对儿子说:“你真像个站花!”
当时我就站在边上,突然觉得这个罪魁祸手就是我,是我先在他人面前不尊重儿子的,所以别人才会这样无所顾忌。
我对儿子说:“你们喜欢追逐玩乐,在楼下去,不要在室内打扰别人。”
接着我又对小伙伴说:“上次阿姨不应该那样说安安,从此以后我们都不要那样说别人,好吗?”
小伙伴见我态度明确,从此后后再也没有说过这话了。
对于孩子,我很赞同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正强化理论。
那次,我带着儿子去看望我的老师。老师问了下儿子的成绩,儿子如实回答。
我说:“对于成绩我不要求他考第一,能够保持到前五名就行。这个孩子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就是吃什么东西都要给我吃。”
正说着,儿子就把剥开的棒棒糖递到我的嘴边。
而且一直以来,只要我在他身边,他都会把吃的递给我吃,有时候,没在他身边,有好吃的,他也会给我留着。这点让我感到很欣慰。
我当着我老师的面表扬孩子的这个优点,也曾当着他人的面表扬过他的这个优点,他也一直把这个优点保持得很好。这就是我给孩子的正强化。
当他人认识到你对孩子是欣赏,是尊重,是信任,是爱,他们在对孩子态度时也会思量三分。
“快乐地学习生活下去”这个平台及作者简介:“芷若愚雅灵”是作者的笔名,也是平台的创办者。作者始终相信:好的文字是养心又养颜的。其他作者为“芷若愚雅灵”的文友。平台上每周一、三、五晚上九点左右各发一篇文章:关于人生,关于教育,关于情感。特殊情况,发布时间或内容会有所变动。如果您有什么好的素材,想法,想投稿,想咨询,想倾诉,请您加微信号:zhangyalinganka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