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天水麻辣烫”说甘肃

从“天水麻辣烫”说甘肃

作者: 马力不足 | 来源:发表于2024-03-15 14:37 被阅读0次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社会传言,甘肃不大,创造神话。事实上,甘肃不仅创造神话,甘肃也很大。

讲两件事大家可以直观的感受一下。从我的老家甘肃东边驾车到达祖国东南沿海的杭州,手机导航的高速距离是1800公里左右;同样的出发地,到达甘肃西边的城市玉门,驾车距离则要超过2000公里。一条河西走廊,就足让以前的绿皮火车走上一天一夜了。大学时候有个新疆的同学,他春节后坐绿皮火车返校,第一天问他到哪里了?他回答说到甘肃了;过了一天再问他到哪里了,他回答说还没有走出甘肃呢?由此可见甘肃跨度之长,河西走廊,名不虚传。

甘肃省的简称是“甘”,又简称“陇”,其省会城市是兰州。位于祖国西北的甘肃,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壤,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465万人。地形狭长,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气候类型也十分多样。

甘肃太大,我既没有在广大甘肃地区实地调查研究的经历,也没有多地旅游考察的经历,我只不过是在甘肃最东边的黄土高原上的某个小山村里悄然无息的出生并且足未出县城的长大而已,此后就离开家乡外出谋生,此后甘肃只不过是我名义上的故乡而已,我对它正如它对我一样,一样的不了解,一样的陌生。我对甘肃的一知半解,一方面来源于自身成长的经历,另一方面来源于图书和新闻报道。当我离开家乡后,回头再从网络上去看自己的家乡,我的心情是难受的,作为离开家乡的游子,谁会不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够发展的好呢?所谓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但是在取消跨区域流动以后,大家都是用脚投票的,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什么是高处?高处就是能够提供更好生活机会的地方。于是在美好生活的召唤下,我毅然决然的从故乡出走,把他乡作为自己的家乡。

不同的地理环境育养不同的生物,不同的生物塑造不同的人文环境,同样养成不同的地方文化和地方人民的性格底色。个中原因十分复杂,但是造成的结果却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湖南人性格刚烈——无湘不成军,湖北人精明——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东北人幽默,北京人能侃,川渝地区的人火辣……那么甘肃人究竟是什么样的性格底色呢?

甘肃这块土地生活着怎样的百姓?他们顺从,从不反抗,即使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也不会决然反击,只要能够活着,给了自由,给了空间,他们就可以活下去。当东南沿海轰轰烈烈地发展经济,农民奋斗加上政府引导,迅速发展起来了,经济推动了政府的进步。而甘肃,似乎甘肃的官场从来就没有踩对过,既不正确执行中央的政策,也没有自主为民为政。都在做官,跟古代的封疆大吏,古代的官场一样,当官不为民谋生存,不为社会谋发展,从上到下,以权谋私。

我是从陇东农村出来的,在农村我没见过乡政府任何官员,也没有见过县政府任何官员,市政府和省政府本别提了。他们为官,守着衙门,号称“衙门朝南开,要想办事拿钱来。”这是我小学语文老师讲给我的第一个谚语。打小父母也让我好好读书,将来长大当官出人头地,根本原因就是受村长的剥削太深。小小的村长,在村子里权利无边无际,因为没有任何束缚,村支书就是村长的后盾,村支书的后盾就是天高皇帝远,门朝南开的地方衙门。

如果说要我总结陇东人地性格底色,那就是一个字“怂”;用我们地方言来讲就是“瓷怂”,像瓷器一样瓷实,不同变通;同时又很怂,胆小怕事,一味地忍耐退让。当然也可以说这是我给自己性格上地软弱找了一个接口,但的确如此。穷乡僻壤,天高皇帝远,本地难出人才,出了人才也留不住,于是从古至今一直落后。但是贫穷落后地区地官员反而是最好当地,从古至今甘肃就没少出贪官,更没少出大贪官。当地至今流传着一些关于贪官的歌谣。

关于这篇文章我想写好久了,但是动笔之后又一直觉得没有调查研究,也没有亲身的生活经历,很难说服自己。但是从最初的夹边沟记事,到曾经落马贪官引起的干柴烈火的热点事件,再到这一次天水麻辣烫的火出圈,我觉得自己还是应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不为别的,就为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土地。

单纯说吃,兰州牛肉面馆开边了全国,但大多数都是青海小哥开的,更甘肃没关系,更兰州没关系,更甘肃人更没关系;如今马记勇,陈香贵,唏嘛香等兰州牛肉面品牌攻城略地,但是这跟甘肃的发展也没有任何关系;这次“天水麻辣烫”活了,能否抓住机会,搞几个本地的餐饮龙头企业起来,当年张亮麻辣烫也能连锁加门开遍全国,天水麻辣烫如果运营得当,必然可以成功。由此可以解决甘肃的税收,也可以带动当地的就业,更可以带动餐饮上有相关原料的供应,形成巨大的良性循环。

甘肃不止“天水麻辣烫”,但是甘肃好像能拿出手的的确也不多。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中,偏安一隅的甘肃如何更好的发展,让当地的父老乡亲也能够富裕起来,生活好起来,这是每一个关心甘肃和爱甘肃的人都期盼的事情。

相关文章

  • 甘肃天水

    天水最值得去的景点有麦积山、伏羲庙、南郭寺、玉泉观等。二日游路线: 伏羲庙--玉泉观--南郭寺 麦积山石窟--仙人...

  • 2018-03-23

    甘肃天水文庙

  • 实力派书法家郭同意

    郭同意,笔名石涛,男,汉族,1976年生,甘肃天水人,现为天水市书法家协会员,天水牡丹书画院会员,甘肃省书家协会理...

  • 秦安名人:隗嚣

    (本文转自每日甘肃网) 隗嚣(wéi áo),(?-33年),字季孟,天水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出身于陇右大...

  • 名家佳作——书法家任万生

    任万生,甘肃省天水市人,甘肃省书画家协会会員,天水市书协会会,天水市牡丹书画院会员。作品曾入展国家级,省市机书画大...

  • 天水科技工作者风采:记“天水市中医医院院长”王志刚

    王志刚,天水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院长,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天水市科技顾问团专家、天...

  • 甘肃天水麦积山景观

    麦积山石窟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之状,故名。 麦积山石窟窟龛凿于高20...

  • 甘肃天水秦安项目竣工

    秦安,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区,常年降水较少,干旱频繁,因此游泳便成了一项轻奢运动,更别说有个像样的泳池了。近...

  • 姜维为何对蜀汉忠心耿耿?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

  • 新米

    甘肃天水是个好地方,久居天水,遗憾的就是没有水稻。 又到了收获新米的季节,特怀念家乡湖北每年新米的香味。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天水麻辣烫”说甘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wi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