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听好话和接受赞美是人的天性之一。每个人都喜欢被别人赞美,且自尊心和荣誉感都会因他人的赞美而得到满足。赞美之于人心,犹如阳光之于万物。
对于班级来讲,很多时候,只要有刚的一面,班级就能井然有序了,但从育人的角度来讲,真正想要影响和改变一个人,要让学生打心底,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则需要我们老师学会赞美学生的艺术。
先来说说"夸"是怎么起到教育作用的。我理解中的"夸"与大多数人可能不一样。
大多数人可能认为,夸一个人,只是为了让这个人高兴高兴。但我认为的夸,其实 为了抬高他,然后可以更好地批评他。"捧杀"这个词可能用在这里不是很恰当,但运作的原理差不多。这是一项教育教学中的很有效的策略。
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常遇到一类学生,叫"死猪不怕开水烫"。任你怎么批评、怎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都不为所动。最后,往往会以你的气馁、妥协、退让作为结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学生存在?心理学认为,你的批评之所以没有效果,是因为你批评的对象"自我认知"太低。你的批评因为无法让他内心中产生不平衡,所以也就无法让他产生追求心理平衡的动机,继而去寻求改变,换句话说,就是这些学生自我定位太低了,低到抵御掉了你的"道德上"的指责。
美国商界中,年薪最早超过100万美元的管理者叫查尔斯·斯科尔特。他在1921年被安德鲁·卡耐基选拔为新组建的美国钢铁公司的第一任总裁。斯科尔特说,他能够拿到这么多的年薪,是因为他知道跟别人相处的本领。他说:"我认为,我那些能够使员工鼓舞起来的能力,是我拥有的最大的资产。而能够让一个人发挥出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鼓励和赞美。"美国"化妆品皇后"玫琳·凯的成功之道,也是她善于用赞美来激励自己的员工。
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就要善于观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与赞美,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自信,感受到被认可的愉悦,他们会因此而对学习充满兴趣,对教师充满敬意。当学生喜欢教师时,他将勃发出无尽的学习热情,希望回报教师,希望教师更喜欢他。班级里表扬孩子是不够的,因为孩子还希望更多的人知道他得到老师的表扬了,希望家里的亲人知道,希望同学的家长知道,甚至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为了做到这一点,推荐大家利用以下两种方式对孩子们的表扬"广而告之",尽量扩大表扬的范围,尽量扩大表扬的效力。
一、颁发"表扬条"
谁能获得"表扬条"呢?组长检查作业及时,反馈认真,表现突出的,上课发言积极表达流畅到位,富有创新思维等常驻的同学作业完成的特别认真优秀的老师抽查,背诵或听写完成情况优秀的小组合作,探究认真高效,善于互相帮助的小组成员劳动,积极认真负责的,富有爱心帮助别人的……
表扬条
_______同学家长:
真为您感到骄傲,您的孩子今日在__________方面表现很棒,值得表扬,谢谢您的教育!
老师:***
学生们都习惯报喜不报忧,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他们往往隐瞒不报,但拿到表扬条,他们一定会及时把它交给家长,因此在家长会上可以提前跟家长交底。当你的孩子拿着表扬条回家时,一定要不吝啬你的表扬,不管是物质上的奖励,还是精神上的鼓励,因为这将是孩子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推动,孩子会再次对获得表扬充满期待。
二、利用家校通平台
对孩子的出色表现,向全班家长进行一次反馈,这样全班家长都知道了,今天哪天孩子得到了表扬,以及为什么得到表扬,这对于获得表扬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来说,都是一种荣耀,他们将一起努力向前,即使对没有得到表,让孩子和家长也将起到激励的作用。
赞美也要注重方法。
1.要适时。《学记》上有句话: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意思是说,要按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才能叫"及时"正如打仗要抓"天时"、抓"战机"。
在学生表现出良好行为、取得一定进步时,一般应马上给予表扬,及时强化。这样,不仅能坚定学生做出正确行动的信念,维护本人的积极性,还能教育其他学生,促进 产生积极向上的理倾向。如果班主任对集体中好人好事迟迟不做出反应,先进者就会产生低落的情绪,其他同学就会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但有时由于特殊因,有意识地推迟表扬时间也是必要的。
2.要适度。要掌握好表扬的度,讲究表扬的分寸。毕尔特. B .科勒斯涅克在《学习方法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 中指出:"通常,腼腆、畏缩不前、内向、惴惴不安的一类学生,对表扬的反应要比自信、喜欢表现、泼辣的一类学生的反应来得积极 些。"因此,表扬也要因材施教,要适度。例如,同样做一件好事,对好学生,只要向他本人点头、微笑即可;对一贯表现差的学生,则应大张旗鼓,当众称赞一番;对做了重大好事的学生,表扬要广泛一些,可由班 扩大到年级、学校;对做一般好事的学生,表扬最好限于班内。
夸学生,是最经济、最实惠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事半功倍!希望大家参考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