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读愚人君的《苦楝》后留言,说他的文字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用苦楝果实玩一种丢子窝的游戏。愚人老师回复说,他也好久没见过苦楝的青果子。
我忽然想起,去年春日,有一天去家附近的江边散心,冬泳队淋浴室外,就有一棵开满了紫中有白小碎花的楝树,当时还拍了照,只是后来手机内存太小,删掉了。想着今年还能再去欣赏一次,没想到竟然未能成行。如今已是夏日将尽,楝树大概也应该结满了果实,何不乘此,再去追忆一回,拍张照片,发给愚人老师,聊表敬仰之情。
没想到早晨起床后发现手机没电,无法立即出门,只好先充电,再出行。
乘着手机充电间隙,我该拖的拖,该洗的洗,做好每天例行的家务事,一切搞定之后,再看手机,7点10分,吃早餐时间正合适。
襄阳人的一天是从一碗麻辣辣的牛肉面,配上一杯甜甜的米酒开始,我是地地道道的本地居民,也好这个味。街口的面店老板娘每次都问我:“帅哥,吃不吃辣?”我听了美滋滋地回答两个字“不吃”。真会做生意!这年头,谁不喜欢听点好听的,我这个大俗人破不了例。帅不帅另当别论,最起码让您觉得年轻,一天都有好心情。
吃好早餐,走上大堤。快到村口时,一阵“咚,咚,咚……”的响声引起了我的注意。寻声找去,声音来自于大堤左边的一片建筑垃圾。
那是衬衫厂拆迁后,房屋被推倒,留下的一片残垣断壁。就在这堆瓦砾上,我看到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正挥舞着手中的铁锤敲打坚硬的水泥板子。八点钟的阳光,照射过来,虽然不至于让人头晕,但毕竟是30℃的夏日,有个光着膀子的老人,我注意到他已经汗流浃背。
路遇砸钢筋
我走下大堤,隔着篱笆痴痴地看着他们,内心是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滋味。原本好好的铁丝网,如今开了一个很大的口子,这些老人或许就是从这里跳了进去。篱笆旁放着一辆红色的农用三轮车,这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也是他们的运输装备。
路遇砸钢筋
他们专心致志地敲打着钢筋水泥,我五味杂陈的注视着眼前的光景。我数了数,八个老人,六个男性,还有两个女性,其中有一对看上去还是夫妻。他们的平均年龄,据我猜测大概不会低于70岁。这是谁的父母?他们的儿女看到这一幕,会不会觉得心碎?我不得而知,内心里却留下了酸楚的泪。
路遇砸钢筋
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有的人坐在空调室里,喝着茶,玩玩电脑,看看报纸,还觉得不够舒适;有的人,年迈之时,还要头顶烈日,在破烂不堪的墙砖里刨食。
路遇砸钢筋
我傻傻地在铁篱笆外站了半日,好像若有所思,又好像脑海里空荡荡的,直到太阳晒烫了我的后背。“咚,咚,咚”的声音依然在耳畔响起,我却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走到这里?真想喊一声,“叔叔阿姨,你们别太辛苦,早点回去。”无奈,这句话只能放在心底。唯一能做的,就是悻悻然地往家的方向走去……
路遇砸钢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