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胡 来(146)
一一打油诗
816、鸡头米
芡实俗称鸡头米,
长在水中没人取,
现在养生挂上名,
加进膳食成助理。
注:金嫂给老伴几袋养生米,说是付姐家的老三在网上买一大袋子,给她送来一些。
我看了一下,就是一把大碴子,又加点胡萝卜、山药干等,有两样没认出来。
看包装上写着“芡实山药粥”,芡实也就是鸡头米,我没找到,好像就挂个名。
山药小孩手指粗细,有几片片。
我四姨家在河沿边上住,小时候差不多每年署假,四姨家的五姐都要给我们送来一筐菱角。
有时会夹杂几个黑圆球的东西,五姐告诉我,那叫鸡头米,我要砸开一个尝一尝是啥味道,五姐没让,说玩行,吃不行,药人。
三年自然灾害时,人饿得那样,听五姐说,也没人敢吃这东西,河里很多。
现在却成了养生的宝贝,确实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817、做鞋
鞋底鞋帮鞋里面,
鞋口鞋余一块算,
贪黑起早紧着忙,
纳上严挂挺和练。
注:鞋样子:做鞋要有样子,用纸剪成,分底样和帮样,合一起为一付。
麻绳:用线麻撮成,粗绳纳鞋底用,二讨长,细绳上鞋用,二讨半长。
袼褙:把旧布头用浆糊粘到木板上,干后揭下来做鞋,分三层布和两层布两种。
以上是做鞋前期的准备。
鞋底:用三层布袼褙照鞋底样剪,棉鞋剪四片,单鞋剪三片。
鞋帮:用两层袼褙照鞋帮样剪。
鞋里面:即鞋里鞋面,粘在鞋帮里外的布,里用旧布,面用新布。
鞋口:鞋帮中部的开口。
鞋余子:鞋帮的四外边。
实际上鞋口和鞋余子应该算一起的,它们都在鞋帮上。
纳:把鞋底的几片袼褙用麻绳穿透缝合到一起,要板挨板的针脚,先圈边,后纳里边。
上:把鞋帮鞋底组合到一块,分里上和外上,里上又叫暗上,外上也叫明上。
严:把鞋口鞋余子以及鞋底的毛边用布条包上,操作方法有所区别,严鞋帮用线缝,严鞋底用浆糊粘,无论线缝和浆糊粘,统称为严鞋边。
挂:把鞋里鞋面粘到鞋帮上,也有活面的,即不用浆糊粘,用线把里面签在鞋帮的边口上。
这些都是小时候看妈妈做鞋的记忆,我老伴也会做鞋,但有些称谓说道她叫不上来。
小时候,我很少出去玩,总是跟在妈妈身后,看妈妈干活,有时还能帮忙打打下手。
做鞋是过去女孩的必备手工,现在都己经失传了。
818、膳食粥
金嫂送来膳食包,
不好意思说粥孬,
只能拧着鼻子吃,
虽没花钱兴趣消。
注:膳食粥对人体有益没益不知道,是真难吃,扔了可惜。
老伴说,就当药吃吧。
819、姐仨
老伴金嫂张姐仨,
紧追慢赶把饭扒,
着急忙慌没别事,
商场超市去溜达。
注:今天中午老伴回来得晚,进屋都十一点二十了,九点走的,走时把馅子和面都准备好了,中午要吃饺子。
我俩急忙包饺子,因为下午老伴还要走。
我擀皮,老伴包。
包饺子的功夫,金嫂来两次电话,张姐来两次电话,我以为有啥急事,问老伴才知道,金嫂要去买阳黄历。
再着忙也得吃完饭去,不包完饺子,饭都吃不上,越着急她们还越来干扰。
十二点多,老伴收拾完要走了,走到门口,她说,今天外头可冷了。
我这才想起来,今天是立冬,可能是赶节气,老天也要耍耍威风。
谁都想刷刷存在感,大自然也不例外。
820、摘牌
职工医院遭摘牌,
连踢带打没娘孩,
医保报销被取缔,
利民福利滚下台。
注:听说山区家乡的职工医院看病不能报销了,人员也都走了,就剩下一个医生,一个护士。
以前家乡城里的退休人员,小毛病都回山区,到工厂职工医院住院打针看病,那里报销多,现在没这指望了。(待续)













网友评论